第(3/3)頁 克魯茲首相一眼就看出法國這個條件,與將意大利拉進協約沒什么區別,直接就開口拒絕了。 因為解除與德國的同盟關系,無疑是得罪了德奧兩國,意大利與德國那么多合作項目,那不是損失很大。更被說被德奧記恨后,意大利在外交策略上也只能靠向協約。 所以一個突尼斯根本不值得意大利改換門庭,這損失太大根本過不了國王的那一關,克魯茲自己就拒絕了。 面對克魯茲一口回絕的話,作為法國代表的里貝斯也不生氣,因為這條件也不被巴黎看好,現在提出了不過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 “既然貴國不愿意解除與德國的盟約,那也沒關系。只要貴國答應,不加入我國與德國的戰爭中,那么突尼斯同樣愿意雙手奉上。” 面對里貝斯的話,克魯茲開口道。“這應該是貴國最后的條件了吧。” “是的,這已經是我國能夠拿出的最大誠意了,以后都不會再有這么好的誠意了。” “說實話,這個條件的確還不錯,如果找二十年前,第一個條件我國能接受。要是在十年前,那么第二條件也能接受。不過現在,這兩個條件我國無法接受。” 克魯茲所說的實情,這些年的盟國關系,讓意大利與德國乃至奧匈的聯系都變得緊密了,這不僅是外交上,在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如此。 所以這只能怪法國人來的太晚了。 其實這也不是晚不晚的問題,而是法國之前的對意大利不重視的原因在內。等終于正視了,什么都晚了。 更別說,德國還掌握著一張王牌在手。 這些法國人,不說也罷。 ------題外話------ 三章更新,票票在哪里,需要票票支援 /106/106400/28860999.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