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巴爾干地區(qū),一直以來都流傳著保加利亞山民驍勇彪悍的名聲。從拜占庭時代開始,保加利亞一直都是重要的兵源地。 而自從保加利亞獨立后,由保加利亞山民組成的軍隊在數(shù)次戰(zhàn)爭立下赫赫戰(zhàn)功證明了自己,也贏得了巴爾干普魯士的美名。 不過這次與塞爾維亞軍隊在佩爾克村周圍的戰(zhàn)斗,保加利亞卻沒能保住這個美名。 在這場決定戰(zhàn)局的戰(zhàn)斗中,塞爾維亞軍隊頂住了保加利亞人的猛攻, 經(jīng)驗老道的普特尼克上將在最后一刻放出了預備隊,一舉將已經(jīng)攻新的精疲力盡的保加利亞軍隊打懵了,敗退的保加利亞一路跌跌撞撞的撤回了斯利夫尼察。 而攻守易勢的塞爾維亞軍隊在普特尼克上將的率領下,沒有給保加利亞人喘息的機會,一路尾隨攻克了斯利夫尼察。此時保加利亞軍隊只能繼續(xù)往后退,一直退到距離索菲亞不過18公里的納卡斯小鎮(zhèn)才穩(wěn)住了陣腳。 在這場戰(zhàn)斗中,保加利亞軍隊陣亡8419人,受傷17628人, 失蹤4000余人,損失了近三萬人。而塞爾維亞軍隊也有6791人陣亡,12579人受傷,627人失蹤。 考慮到保加利亞一開始就是進攻方,那么這樣的傷亡也足可以展現(xiàn)其戰(zhàn)斗力。 當然塞爾維亞軍隊也不弱,歷經(jīng)上一次快速完結(jié)的戰(zhàn)爭之后,塞爾維亞人這些年一直苦練自己的軍隊。同時密切追蹤新技術(shù)的出現(xiàn),研究適合自己的打法。 而除了塞爾維亞軍隊今非昔比之外,其實造成這場敗仗,保加利亞自己也要占一半的原因。因為按照計劃,保加利亞軍隊需要先擊敗塞爾維亞軍隊,接著在與來犯的羅馬尼亞軍隊交鋒。 這作戰(zhàn)計劃就很有問題,讓保加利亞軍隊自己走鋼絲。這也導致其指揮官薩沃夫中將也沒時間與塞爾維亞軍隊在這里耗著, 只能先行搶攻。結(jié)果被老謀深算的普特尼克上將算計了,棋差一著敗北。 而佩爾克這場敗仗, 讓保加利亞人的處境更加困難。首先首都索菲亞處于塞爾維亞人的威脅之下, 其次還有羅馬尼亞人則剛剛攻破普列文,同樣準備翻越斯塔拉山脈,向索菲亞進發(fā)。 另外,被趕回色薩利的希臘軍隊重整旗鼓之后,再次攻了過來,目前希臘軍隊已經(jīng)逼近到薩洛尼卡,防守南線的庫丁切夫中將報告稱,他打算利用薩洛尼卡拖住敵人,讓希臘軍隊止步在這里。 很明顯,希臘軍隊給了這位保加利亞南線指揮官很大的壓力,要不然他就不應該說拖住,止步這些詞,而應該是擊敗、擊潰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