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布爾戰爭結束-《我的意呆利》
第(3/3)頁
在這場戰爭中,英國總共花費了2.4億英鎊,這相當于大英帝國兩年多點的財政總收入,足夠建造一百艘最強的伊麗莎白級戰列艦。
另外英國為了這兩個布爾國家,也是先后動員了45萬軍隊,其中25.6萬為英國正規軍,10.9萬為英國志愿軍,5.3萬為南非英國殖民地軍隊,3.1萬來自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英國通過海路運到南非的軍隊前后共計38萬,此外還運送了35萬匹馬、10萬匹騾子, 134萬噸軍事裝備和其他物資,先后動用了1027艘艦船。參加戰爭的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加拿大部隊共有3.36萬多名官兵陣亡,至于受傷的那就更多了。
在英布戰爭后,英國將南部非洲的殖民地連成一片,控制了通向非洲腹地大湖區的走廊。好望角地區以廣袤的南非內地為依托,成為英屬海外帝國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之一。
經濟方面,隨著世界上最大的蘭德金礦被英國把持,英國得以控制全球經濟命脈。來自南非的黃金使得倫敦迅速成為全球金融業和黃金交易的中心。
但是,第二次英布戰爭也標志著英國的海外擴張史的終結。英國政治家發覺由于近代化戰爭代價高昂,同時保衛大英帝國海外領地和英國本土的做法,在經濟上和戰略上都是不可行的。
因此英國不應當再保持孤立政策。布爾戰爭結束之后,英國便開始了全球范圍內的戰略收縮,將部分海外勢力范圍轉托給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領,英國本身的戰略重點則轉回歐洲。
不過此時,大英帝國與布爾的戰爭對歐洲各國而言,都是一場啟發。其中在這場戰爭中,許多重要的近現代作戰理論初露端倪,或者首次發揮出其重要作用。
在布爾戰爭中,德國總參謀部向德蘭士瓦和奧蘭治派出了軍事顧問,瑞士、荷蘭、法國等國也派出軍事觀察員前往南非。
面對英軍借助鐵路進行的大規模快速兵團調動,以及占壓倒優勢的大兵團正面作戰,德國總參謀部加深了對“總體戰”學說的信賴。而瑞士則根據布爾人“全民皆兵”的軍事思想,建立了自己獨具一格的國防體系。
在作戰理論方面,布爾戰爭再次提出了關于“全民戰爭”的理論:每個符合服役條件的平民都是待征召的戰士,平時在農場和城鎮中從事自己的營生,并在一年中的某段時間里接受短期的軍事訓練,戰爭爆發后則迅速按地區集結報到,組成民團參戰。對于人口和資源相對貧乏的小國來說,由于平時軍隊不事生產,軍費糜耗甚高,不可能經常保持一支擁有一定規模的常備軍,所以采取全民動員、平戰結合、兵民結合的政策,可以解決一定的困難。
而意大利陸軍對于布爾戰爭,同樣也有自己的見解,例如修改意大利的動員體系,力爭讓意大利在戰爭來臨之后,能夠擁有更多的動員兵力。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郎溪县|
嘉荫县|
永福县|
濮阳县|
上饶市|
卓尼县|
饶阳县|
西畴县|
偃师市|
科技|
鱼台县|
丹江口市|
通榆县|
惠州市|
民和|
保靖县|
江城|
红原县|
木兰县|
枝江市|
澄迈县|
改则县|
离岛区|
定西市|
西盟|
昭苏县|
伊宁市|
三原县|
巴楚县|
凤凰县|
章丘市|
龙游县|
新建县|
延吉市|
常山县|
东乡县|
建湖县|
乌拉特后旗|
蓬溪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