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蓋聶先生,那些人怎么說?” “臣見過王上。” 蓋聶先向唐明行了一禮,然后搖了搖頭,道:“他們都想繼續觀望。” 唐明和蓋聶說的是那些來到咸陽的墨家,儒家,道家之人。焱妃她們能得到消息,唐明這邊自然也得到了這些人來咸陽的消息。 唐明見這些人前來咸陽,就派了蓋聶去接觸。 蓋聶作為鬼谷派的弟子,和天下百家都能說得上話,讓他去接觸這些百家之人,是最好不過了。 “墨家怎么還會前來?” 唐明微微皺眉道:“眼下他們不是正在積極接觸燕國嗎?” “應該是王上拿出的圖紙吸引了他們。” “我該說他們眼光好,還是不好呢?” 說好,他們能認識到唐明拿出來的圖紙的厲害之處;說不好,則是因為這幫人在接觸燕國太子,準備和燕國達成合作。墨家要是眼光真的好,就應該來秦國才是。 “儒家呢?他們說什么了嗎?”唐明又問道。 蓋聶的表情有些遲疑,半響還是回道:“他們想面見王上。” “見寡人做什么?” “向寡人推銷他們的治國理論嗎?” “他們的儒學對于治國平天下的確有些用處,該用之時,寡人自會用,但這幫儒生的思想太迂腐和刻板了,與時俱進的儒家子弟太少。” 在歷史上,秦國統一天下后,想要推行郡縣制,結果有儒生反對,告訴秦王,應該繼續施行分封制,這分封制周王用了都說好,然后還用輿論編排秦王政。 也就是在這時候,秦王政深刻意識到了儒生的可怕之處,這幫掌握了輿論的家伙,行事不僅迂腐刻板,還喜歡用典故歷史來說事。他們想操控至高無上的君王? 把幾百年前的事情硬套到現在的世界上,秦王政和這幫儒生說不清楚,這幫儒生也聽不進去,他們就認死理,覺得分封制比什么郡縣制好,因為分封制已經試行了幾百年,你郡縣制怎么比? 說不通就只能完犢子。 后來發生的著名事件,大家也就知道了。 說回現在,唐明認可儒學中的優點,但那幫思想刻板的儒生,他實在不愿見面。因為三觀都不一樣,肯定聊不到一塊去,見面了肯定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誰也聽不進誰說的話,反倒把兩方的人搞得內心不愉快。 蓋聶聽出了唐明話中的意思,道:“王上既然不想見他們,我回去就跟他們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