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4章 變遷(一)-《宰執天下》


    第(2/3)頁

    自古忠孝并論,文臣不孝父母,等同于不忠天子,就是一絕大的把柄。

    不過王中正知道,韓岡讓其父收馮從義為養子,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那是能讓富有天下的皇帝,都為之咋舌的巨額財富。

    馮從義雖是大名鼎鼎的當世陶朱,但順豐行、平安號等商社,以及諸多工廠、田地,都是韓家的產業,馮從義只是經營者,不是所有者。而他入繼之后,將名正言順的將韓家的產業分割走一半。

    韓岡為權相,為儒宗,世間多少雙眼睛在盯著他。要是他日后在家產上分割不均,弄得馮從義離心離德,絕少不了攻擊和閑話。依王中正對韓岡的了解,他肯定不會在錢財上太計較。

    因而王中正下車后看見馮從義,即使并沒有夕陽從其身后照射過來,也還是仿佛在馮從義身周看見一圈炫眼的金邊。

    “從義拜見希烈公。”

    馮從義一看見王中正,就深深一揖。這讓王中正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得滿足。王中正是兩鎮節度,在關西也頗有聲望,一路過來都受到了當地官員禮敬,但那些官吏終究不是宰相的弟弟。

    王中正一把扶起了馮從義,哈哈笑道,“馮四,你財神爺的禮數我可受不住。”他拉起馮從義的手,“我自告病后,就只想著悠閑度日。可是想要悠閑,阿堵物可少不了。別家神明可以不理,財神爺肯定是不能得罪的?!?

    王中正善于聚斂之術,名下的產業不少,在京畿都有幾處田莊。但他家產真正的大頭,還是放在他曾經戰斗過的地方。

    這世上沒有多少人知道,他也是雍秦商會的成員,只是屬于不公開、不與會的那一撥——有許多世家、官員,都是讓自己的親族來加入,但王中正,幼時被迫入宮,使得他寧可讓馮從義代理,也不會相信自己的親族。

    在馮從義的引領下,王中正參觀了自己參股的幾座大型工廠。

    十年前,機械廠的原址上還是一片荒涼,十幾平方里的沙土地上滿是大大小小的石子,只有淺淺的草叢,一簇簇的在這里艱難的生長著。沒有田地,沒有村莊,看不見人煙,對于耕作,這一片土地毫無價值。

    但十年前的冬天,一條鐵路從京兆府連通過來,一座座簡陋的房屋出現在這里,伴隨著成百上千的工人,長安水泥廠的水泥窯首先拔地而起,緊接著是長安鐵件廠,然后是長安機械廠。

    十年之后的今天,舊日簡陋的窩棚變成了一棟棟整齊排列的三層紅磚建筑,兩尺寬三尺高的窗戶一扇扇的嵌在外墻上,仿佛蜂巢。幾家工廠的廠區也擴大到占滿了整片沙土地,一座座配套的小型工廠在周圍星羅棋布。

    每一天一輛輛滿載著成品的列車從廠區鐵路駛出,然后帶著更多的原材料沿著鐵路回來。巨大的工業體仿佛一只怪獸,不斷吞下礦石、生鐵、煤炭等原材料,再排出市面上渴求的工業品。

    寬敞的廠房宛如車站站臺一般深長,十一座熔煉爐如同巨柱一般排列著,每一座熔煉爐前都有一具巨大的蒸汽氣錘。一條軌道從廠房中穿過,運來了原料,運走了成品。

    這里是鐵件廠配套的冶煉車間。一塊塊生鐵錠在這里被送進爐膛,加熱熔融,冶煉工將之取出后,又由鍛工操作著巨大的氣錘,反復捶打著鐵塊。

    數百斤重的錘頭被蒸汽機緩緩吊起,又猛地砸下。鋼花飛濺,只有身穿厚皮圍裙,手戴石棉手套,臉上還有鐵皮面罩的鍛工才能無視。

    氣錘的敲擊聲宛如洪鐘,十一具鐵錘此起彼伏,百煉鋼就在這一次次的鍛打和灼燒中逐漸成型。

    馮從義在嘈雜聲中,附耳對王中正道,“過去鐵器廠的大型鍛錘,都只能使用水力。風力都不行,因為不穩定。如今有了蒸汽機,就不必一定要把工廠建在河邊上了?!?

    馮從義帶著自豪向王中正介紹著鐵器廠的成果,王中正視線在車間內工人身上帶過,高熱而又嘈雜的環境,每天大量的體力消耗,在這里工作的工人,壽命決然長不了。

    不過王中正對此并不關心,即使他知道,在工廠中每年都有許多事故死亡的案例,但這些工廠,是在為他賺錢。

    僅僅是這一座冶煉車間,每一次氣錘的重擊,對他來說,也許就是一枚小錢叮當落袋。

    長安鐵器廠,長安機械廠,長安水泥廠,都是京兆府境內相應行業排在第一的工廠,也都是王中正參股的工廠。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河县| 五华县| 界首市| 汤原县| 都兰县| 兴文县| 洮南市| 定结县| 漠河县| 牟定县| 文化| 五莲县| 加查县| 马边| 南平市| 腾冲县| 锡林浩特市| 敦化市| 东方市| 固阳县| 洛宁县| 全州县| 台中县| 平遥县| 胶州市| 安龙县| 盐池县| 洛川县| 宜宾县| 蕲春县| 岑溪市| 哈尔滨市| 临安市| 兰西县| 马龙县| 上栗县| 阳原县| 尖扎县| 灵山县| 松阳县| 迁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