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梳理(23)-《宰執天下》
第(2/3)頁
又聽曾孝寬道,“恕孝寬性直,太師這年來難得來都堂,不只是為了這一個以菌滅菌的新思路吧。”
呂嘉問暗地里一笑,放棄了自己準備說的話。曾令綽這一回魯直得很,看來是沒有得到章惇的知會,不知蘇頌下不下得了臺。
曾孝寬問得直,蘇頌回答得也直,“老夫是希望官軍能一鼓作氣,繼續打下去,克復燕京,克復大同。吾年已老,本來想都沒想過能在閉眼前看見官軍收服燕云的那一天。”他滄桑的面孔上露出了一絲笑容,“但如今遼軍已退守國境,河北大局抵定。遼主所率御營正盤踞于涿州,如果能圍殲此敵,收復燕云或許不為難事。”
“如果不能呢?”曾孝寬追問。
蘇頌道:“也就是恢復現在的狀況。難道還要擔心官軍大敗虧輸,把河北都丟掉?”
“終究河東是輸了。”曾孝寬道,“當年太宗皇帝攻打燕京的時候,也沒想過自己會輸。”
“依老夫之見,真要打的話,先打不下去的肯定是遼國。諸位身在都堂,應該比老夫更清楚,遼國與中國的國力有多大的差距。存中,鐵路曾是你掌握的,現在還在分管將作、軍器二監,應該知道遼國的鋼鐵產量是多少,每年鋪設的鐵路里程有多少,每年所造槍炮有多少,與中國的差距究竟是擴大了,還是變小了?”
“太師有問,括自當答。”沈括只看著蘇頌,沒有去看韓岡,卻讓呂嘉問有著更多的想法,“以括之見,遼國已不足懼。我中國厚植國力二十年,如今已不是區區北虜能望項背。”
到底是蘇頌自己的想法,還是已經得到了兩位宰相的認同,沈括是不是已經得到了韓岡的授意,呂嘉問現在越來越覺得答案是肯定的。
“以括之見,北虜頹勢既顯,理當趁勝追擊,免得其恢復元氣。”
呂嘉問看看左右,贊同沈括想法的在都堂里面應該是大多數,在議政之中應當也是。
盡快結束戰爭,這是許多人的愿望,對不斷被消耗的國庫財力也是一件好事,的確是讓人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遼國與大宋國力之間的差距,近些年來已經越來越清楚了。
人口、財賦、糧食、布匹,這些就不必提了,從開國時就遠遠超過遼人。
新興的鋼鐵業,耶律乙辛幾乎將自己所有能夠動用的財力都投入到鋼鐵和軍器之中,但遼國的鋼鐵年產量七十萬石,甚至還不及大宋鋼鐵業每年增加的分量。
大宋將八成以上的鋼鐵產出投入到民生之中,剩下的余量才投入軍工,但依然要超過遼國用來打造軍器的鋼鐵數量。
遼國傾盡所有來鑄造火炮,大宋只用一個京師火器局就遠遠勝出。依照細作的回報,只河北一地所裝備的火炮數量,就當得上遼國全國,差距極為明顯。
如果只比鋼鐵、火器,沒人能夠昧著良心說遼國能勝過大宋。
“邃明。”蘇頌又對張璪道,“你兼司群牧,你說說,軍中的馬匹牲畜,輸不輸北虜。”
張璪沉默了一下,突然點了點頭,像是做出了決定:“是否比得上遼人,璪且不知,但比之三十年前,已逾十倍。”
這是所有都堂成員都清楚的,火槍、彈藥、甲胄、船只、車輛,任何一種軍需物資,大宋的年產量都遠在遼國之上。即使是戰馬,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雖無法與沒有精確數據的遼國對比,但比起過去,勝出太多了。
“三十年前,軍中馬軍能有一騾已是萬幸,多只有雙腳。如今馬軍,一人雙騎都不在少數了。”張璪道,“四處牧監出欄軍馬,都十倍于舊日,素質更遠勝之。”
章惇對蘇頌笑道,“這里面,自然學會功勞不小。”
蘇頌不客氣的點頭說:“冬日馬匹亦有青草吃,遼人做不到,中國能做到,這的確是自然學會的功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吉安市|
化隆|
余江县|
开封市|
巨鹿县|
阳江市|
四子王旗|
安多县|
崇义县|
哈尔滨市|
永登县|
象山县|
陆河县|
车致|
依兰县|
北碚区|
伊通|
营口市|
永嘉县|
五莲县|
高青县|
错那县|
武强县|
壶关县|
昭苏县|
周至县|
精河县|
札达县|
裕民县|
泸西县|
靖边县|
娄底市|
海南省|
蒲城县|
双柏县|
铜鼓县|
延安市|
宝应县|
岫岩|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