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消息(下)-《宰執天下》
第(3/3)頁
“誰知道。”寇溫瑜冷笑了一聲,“今年福建商會怕是要笑死了。”
“怎么笑?米價一直都被釘死的。”一人憤憤不平。
“只有三等糙米才如此。”年輕人在旁插話。
兩廣和南洋的大米,年產量能達到兩千萬石。這些年來一直把全國的平均糧價死死壓在每斗七十文上下,尤其是京師的糧價,更是像被加了一千斤重的大鎖,比國庫的大門還要牢靠一點。
京師一府二十二縣一百零三鎮,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米價是六十八文,秋天豐收時節,米價還是六十八文,十年來,京師三等糙米的價格完全沒有變動過。
也正因為京師糧價穩定,章韓聯合執政才穩如泰山。
不論是福建商會背后的章惇,還是雍秦商會背后的韓岡,兩位秉政的宰相,為了朝堂和京師的穩定,寧可虧本也要保證京師的糧食供應。
尤其是每到春時,青黃不接的時候,京師的百姓,不論是主籍還是客籍,每天都能憑證在各處糧店購買.官倉寄售的三斤米糧--京師的戶籍管理做得好,原因也在這里--同時,福建商會和雍秦商會中經營糧業的成員,都會在此時以相同價格清理倉中舊糧。
但想要吃好,比如不想吃帶著殼,口感又粗糲,許多時候還有些霉味的糙米,吃厭了那等一石磨出九斗的低劣米糧,打算改善一下伙食,那么就要做好大出血的準備。
不論是官倉,還是糧商,基本上都是收新米,出舊米,不斷更換庫藏的糧食。市面上的新米新麥,在糧店水牌上的標價,永遠都在普通米價的一倍以上。一些在水土優良的地方精心培育出來的特種稻米,價格高出十倍都不止。
六十八文一斗的米,只有窮人才會去吃,稍稍有點錢的士民,都會買貴價的米麥。
一人給自己壯著膽,“根本不用怕,京師不亂,天下就亂不了。京師糧價安定,京師就亂不了。只要能吃飽飯,有幾個會去做殺頭買賣?”
幾人紛紛附和。
“你家準備放出多少糧?”寇溫瑜在一旁問起蘇忠信。
蘇忠信笑道,“那要看相公要多少了。”
少殺慎殺,這就是如今宰相的行事方針。非十惡重罪,總要盡可能的留人一線生機。
兼并,無立錐之地,無產之人,是亂國之源。朝廷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他們能有一片地,盡管遠在云南,盡管偏處西域,但一想到大不了去西域、云南墾荒,那些已經身處絕境的人們,就還能報著一線希望,不會去選擇走上絕路。
六十八文一斗的糧食很難吃,但再難吃也比沒有的吃要強很多。再如何窮困潦倒,一天下來,六七文錢總能淘換到的,換上一斤米,好歹不會餓死。
一斗三錢的碾米費,新收的稻谷一石只能出半石的精米,但如果是三等糙米的話,碾米的價格還能降,出產的數量甚至可能大到畜力碾米的九成半。
以京師的庫藏,加上蘇忠信這一班商人的積存,足以讓京師太太平平。但若是加上南方的災情,倉中庫存的米糧可就要精打細算才行了。
一眾正說著今年的災情,外面起了一片喧囂。幾座小樓距離不算近,又是幽靜之地,天然的讓人保持安靜,還能聽到吵鬧,這種事還是第一次發生。
寇溫瑜推開窗戶,向外張望了一下,確認了位置,回頭道,“諸位稍等,我去去就來。”
很快他就回來了,臉上多了幾分沉重。
“出了什么事?”幾個人齊聲問道。
寇溫瑜長嘆道,“河東軍敗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元朗区|
修武县|
宝坻区|
共和县|
禹州市|
密云县|
延长县|
江永县|
根河市|
西乌珠穆沁旗|
阿城市|
永川市|
石河子市|
额济纳旗|
涡阳县|
吉安县|
巫山县|
清水县|
延边|
翁牛特旗|
饶河县|
新民市|
抚远县|
逊克县|
定安县|
布尔津县|
房山区|
织金县|
毕节市|
洛宁县|
阿鲁科尔沁旗|
二连浩特市|
华容县|
原平市|
罗城|
阿克苏市|
炉霍县|
横峰县|
沙湾县|
龙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