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消息(中)-《宰執天下》
第(1/3)頁
夜已深,堆在韓岡面前猶如小山的公文,終于被搬運一空。
在最后一本公文的右上角提筆寫了一個‘可’字,順便畫上自己獨有的押記,啪的一聲,韓岡將三千多字的奏章合了起來。
丟下手中的毛筆,看了看桌下兩摞一尺多高的公文,他長出了一口氣。
白天批閱的公文早就發得出去,這些只是晚上的分量,不過也是夠多的,總算是做完了。
河北、河東戰事正酣,北海艦隊運送陸戰隊越洋攻倭,每天消耗的錢物數量,能讓變法前的宰相韓琦、文彥博之輩一個個心肌梗塞而死。都堂中的同仁,也一天比一天臉色更白。
南方兩湖又是暴雨成災,使得開封附近枕戈待旦,生怕一個月前的暴雨再來一回。但危險更大的還是處在長江下游的江淮諸路,一旦有失,明年饑荒難免。朝廷要調集糧食、藥品和軍隊,應對南方的災情,還要預防明年的災傷。在恐怖的天災面前,再多的錢糧也顯得微不足道。
還有云南。平滅大理后,云南成為了新興開發地,移民過去的漢人已有數十萬,漢夷的爭斗年年不絕。原本移民的漢人已經壓服了平陸上的夷人,甚至開始與一些夷人部族結親,開始了同化的進程。偏偏今年又出了一個有能耐的洞主,擁戴了所謂段氏后裔,召集了三萬多夷人,殺奔洱海,求援信從云南一路送到開封。
這三個算是大一點的,湖南荊蠻再次叛亂,夔州西南夷造反,與這幾件事比起來,雖只能算是雞毛蒜皮,本州本縣的兵馬就能解決,但也是讓人覺得心煩。至于各地常年不斷的水旱蝗災,這段時間更沒有減少的跡象。
韓岡的工作比起太平時節,那是多了一倍也不止。
這半個月,他連寄給《自然》的論文都沒空去審閱,一二五超重型臼炮成功交付的儀式,他也沒有參加。不過軍器監蒸汽機車實驗組第十九次試車失敗,他還是抽空寫了一封短信去安慰。
還有更糟的消息。
前段時間洪澇災害帶來的影響已經漸漸消去,醫院中的病人也基本上都康復出院,瘟疫爆發的可能性已經被排除到決策之外。
開封附近受災的地區,正在加緊補種,以免出現絕收。京師附近的幾個大糧倉,如素拓倉,汴水左倉,都對收儲的糧食重新進行翻曬。
但今天開封倉司發來報告,說是京畿各倉的存糧,三分之一已經開始霉變,需要進行緊急處置,差不多有二百六十多萬石的樣子。
當然,真正的損失差不多是在百萬石到一百五十萬石之間。剩下的,自然都是積年的虧空了。不用費心費力的去點火,可以想見,相關人士現在是多么的欣喜欲狂。
韓岡今天晚上一直都在考慮著,要不要趁機對這些蛀蟲來一次大的清理。不過北面暫時未定,京城中再鬧起來,恐怕會有些麻煩。譬如說,京城里面糧價漲價就不可避免。
然后他就放棄了……不是放棄除蟲的想法,而是放棄主動在都堂會議上提議,章惇那邊肯定會主動拿出提案的。
府中的公人,將韓岡批閱好的公文都搬走了。他們用特制的箱子將這些公文封裝好,貼上封皮,然后互不統屬的兩隊人押著載著公文箱的馬車,出府往都堂去了。
他們搬著箱子的時候,韓岡已經在院中走了兩圈。
安靜下來之后,他認認真真的打了一套拳,舒展了一下筋骨。如果按照現今大宋子民的平均壽命來計算,他此時已經經歷了大半人生了,距離人生的暮年已為之不遠。
對于保養和健身,韓岡比年輕時更加在意。即使是忙得恨不得一天有三十六個時辰,韓岡還是在伏案工作的時候,每隔一個小時,都起來活動一下。
出了一身透汗,回到書房中的時候,座鐘上的時針已經指向一點鐘的位置。
不同于市面上的座鐘,混用時辰和小時的情況,韓家里的座鐘,都是按照韓岡的習慣,一開始就使用數字來標識小時。
此刻已經是夜中一點,子時都已經過去了。
其實什么樣的鍛煉和保養,都挽回不了熬夜和睡眠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這跟一邊吃補藥,一邊還夜夜笙歌的浪蕩子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往作死的道路上大踏步的前進。
韓岡自嘲的想著,拿起準備好的毛巾擦了擦汗,換掉了汗濕的衣袍。
回到書桌旁,韓岡沒有立刻坐下來,垂手在桌上敲了幾下,略一沉吟,就著桌上的筆墨,提筆寫了一封短箋。
沒必要等章惇主動提議了,斤斤計較反而沒意思,凡事秉持公心,又有什么不好?
遼人被堵在邊境上,就是有麻煩也不會太多。那些蛀蟲這時候也想不到自己會對他們下手,若論時機是最好的。
將紙箋折了兩折,放進信封中封好,叫了人進來,讓他把信盡快送到章惇的手中。
章家是當今大宋最大的糧商,估計也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糧商。在南洋、兩廣,擁有上百座種植園,田地面積數百萬畝,章家每年的稻米收獲,足以滿足三十年前,京師對江淮六路一半的糧食需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泰州市|
富裕县|
沐川县|
陕西省|
巴彦县|
巴彦县|
布尔津县|
肃南|
湖北省|
常山县|
黔西|
双柏县|
奉新县|
大同市|
万安县|
皮山县|
莲花县|
济阳县|
江安县|
中阳县|
枣庄市|
金寨县|
望江县|
光泽县|
垫江县|
拉萨市|
卢龙县|
托里县|
关岭|
黑山县|
依兰县|
河北区|
河津市|
马龙县|
墨竹工卡县|
仁怀市|
甘谷县|
佳木斯市|
苍溪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