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年離位。 韓岡的計劃只通報到了宰輔一級,同時還有議政之中,屬于章惇、韓岡的真正親信,而且只是大略。真正的細節(jié),則只掌握在寥寥十數(shù)人手中。 而他五年之后,不再擔任宰相的想法,更是只告知了太后、章惇、蘇頌、張璪和王安石五人。 當太后問起現(xiàn)任的宰輔該如何安置,誰都知道韓岡必然要給出一個看似公道的回應,才能讓他的方案執(zhí)行下去。 但韓岡主動承諾只做五年宰相便不再連任,還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這下去之后,還能再回來嗎? 卸任宰相過幾年再卷土重來的事情很常見,但那都是皇帝想要用他才會再召回朝中。 若是韓岡五年后離任,必須再過五年才能回來。而那時候,即便太后還在,又有幾位議政會推薦他進入兩府? 韓岡現(xiàn)在才四十,以他的身體情況,至少還有三十年的時間。即使到了十年后,以韓岡那時候的年紀,在兩府中,依然還有一個十五年。多了一個他,就少了好幾人的位置,有幾個議政能夠容忍? 李清臣疑惑的望著韓岡,百思不得其解。難道他有信心在卸任之后,還能掌控局勢?這未免太渺茫了。 當他卸任之后,定然只能出典外郡——總不可能留下來給人做下屬——留下來的章惇,他怎么可能會不乘機清洗韓岡在朝堂中的勢力?沒有一定的勢力,怎么再入兩府? 不過韓岡多少還有一些補償。 一個就是韓岡既然現(xiàn)在就確定五年之后會空出這個位置,想必他那一系的議政們,都會期待到時候韓岡能推動他們進入兩府。接下來的幾年,必定會更加用心。 另外就是今日之后,韓岡的名望肯定比之前更勝一籌。 分明已經(jīng)站在了臣子所能擁有的地位和權(quán)勢的最高峰,但韓岡還是說放下就放下了。 他現(xiàn)在的承諾過兩日傳出去,他對權(quán)柄視若鄙履的形象,恐怕會在世人的心目中也越的深刻起來。 名聲愈大,聲望愈隆,也許居于朝外,還是能影響到朝堂政事。 只是看著殿堂中央的韓岡,李清臣心中暗暗誓,如果這一次的決定當真出自于韓岡本心,自己日后絕不會站在他的對立面。 明明有機會可以直接控制朝堂,偏偏還選了一條曲折的道路,想要立下百世之制。太過于理想化的一個人,性子比王安石還要強硬,為了達成目標,連自己的權(quán)勢都能放下。這樣的人很危險,就像一個清醒的瘋子,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挨上他一刀,而且他捅出這一刀時總是有著最充分的理由。 “相公立身之正,確堪為萬事之表。既然相公有此心,吾如何不成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