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羊年大吉大利。】 隔著車窗,王安上、王安禮向王安石行禮問好,容色卻是十分冷淡。 若不是還有相貌可以印證,三人之間氣氛,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兄弟。 御街之上,全是準(zhǔn)備上朝的文武官員,如今皆習(xí)慣乘馬車出入,一輛輛馬車都是向北而去,一時(shí)人流洶涌。但上車說上幾句話,也不會影響交通。 可王安禮、王安上卻完全沒有上車的意思。 望著匆匆數(shù)句就告辭離開的兩個親兄弟,王安石悵然若失。 “大人。”送別兩位叔父,重新上車后,王旁低聲勸道,“五叔、七叔只是一時(shí)想不通,過些日子就會好了。” 王安石默然不語,腰背拱了起來,臉上難掩感傷。 王旁的祖父,王安石幾兄弟的父親王益早亡,年方幼沖的王安禮和王安上,是靠著王安石的俸祿,才得以安居鄉(xiāng)里、讀書進(jìn)學(xué)。 王安石昔年幾次上表愿意外任,皆是以京官收入不多,外任俸祿豐厚,可以奉養(yǎng)祖母為由。沒有王安石放棄更加坦蕩的京官前途,跟著祖母過活的王安禮、王安上,可沒辦法做到悠然自得讀書、交游。 現(xiàn)在兄弟反目,王安禮、王安上完全可以說得上是忘恩負(fù)義。 只是王旁也清楚,不是因?yàn)橥醢彩臎Q定,兄弟三人還不會走到如今近乎反目成仇的地步。 王安石退居金陵,韓岡則正炙手可熱,穩(wěn)穩(wěn)坐在宰相的位置上。 正好有一層親戚關(guān)系在,故而王安上和王安禮之前即使是在京外,都一直保持著與韓岡的信函往來。韓岡推出的諸多新政,他們的在地方上也都鼎力支持。 韓岡對此投桃報(bào)李,這兩年,將兩人先后調(diào)回京師。 王安石把孫女嫁給天子,對王旁來說是好事——畢竟他絕無可能靠自己的本事,成為觀察使、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國公、郡王,但這個選擇,卻直接阻礙了王家其他成員的前途。 不論是王安禮還是王安上,都是有心一入兩府的。 王安禮已經(jīng)是顯謨閣直學(xué)士,王安上雖還沒有拿到侍從官的頭銜,但也離之不遠(yuǎn)。以他們的背.景和能力,也許進(jìn)兩府困難一點(diǎn),但晉升議政,以及一直維持住這個身份,卻絕非難事。 可現(xiàn)在有了一個做皇帝的侄孫女婿,下一次廷推,王安禮就要卸下議政的職位,而王安上則自此與議政無緣,他們?nèi)蘸笞疃嘁仓荒茏鰝€宣徽使了。 對王安禮和王安上來說,即是能做到宣徽使,或者節(jié)度使,只要不能參與到軍國大政中,那就是委屈。 皇帝得勢,外戚縱然一時(shí)得用,日后遲早會給趕下臺去。何況那位皇帝,從頭到尾,都沒看到他有得勢的潛力,眼見著就要被廢了。 站在皇帝一邊,先就會成為整個朝堂的攻擊對象,現(xiàn)如今烏臺看似成了沒牙的狗,一旦宰相們有需要,立刻就能變回吃人的老虎。別看韓岡總是和聲和氣,謙遜有禮,擺足了晚輩的姿態(tài),可一旦翻了臉,王安禮、王安上都不覺得,他還會記掛著半分情誼。 王安石的舉動,在王安禮和王安上看來,不過是螳臂當(dāng)車,自己往坑里跳,而且是拉著全家一起往坑里跳。 要不然再怎么疏遠(yuǎn),王安禮和王安上也不會對王安石這位三哥,實(shí)際上的長兄,有絲毫不敬。 而王安禮、王安上剛走不遠(yuǎn),韓岡就過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