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傳言說內(nèi)侍省和入內(nèi)內(nèi)侍省將由他一人總管,又有傳言說他即將晉身三衙管軍,類似消息在宮內(nèi)盡人皆知。 楊戩還曾聽說,王中正其實也算是議政中的一員,擁有舉足輕重的一票,只是為避人言而沒有公布罷了。 因而有著如此威勢的王中正,才能在面對太妃的詬罵時,還能依然平靜。 “好個狼心狗肺的奴才,若非先帝提拔,你連條狗都不如?,F(xiàn)在吃飽喝足,連門都看不好,幫著外人來欺主了。有本事的,你們就殺了我們母子啊!” 朱太妃只稍稍恢復(fù)平靜,就開始撒潑,王中正卻沒有半點動搖, “太妃是主,老奴是奴。太妃怎么看老奴,老奴也只有受著,但太后和外面的幾位相公可就不一定了?!? 朱太妃的詬罵聲猛地一滯,王中正已經(jīng)戳到了她心中最恐懼的地方。 一句話堵上了太妃的嘴,讓她不敢再撒潑。 還是有怕的人啊,王中正不無嫉妒的想,宰相們的聲威的確是越來越重了。 但王中正知道,這件事宰相們都樂見其成,否則不會那么簡單就放過送毒.藥入宮的太妃親眷。 所以有些話,王中正覺得有必要對天子和太妃說一說。 “其實相公們從沒說要廢官家,太后更沒想過換皇帝。當(dāng)年先帝駕崩,要換就是太后、相公的一句話,但最后怎么著,二大王都造了反,太后和相公還照樣保著官家。再怎么說,官家也是先帝唯一血脈,不扶他扶誰?但當(dāng)真鬧得難看了,太后和相公們都不耐煩了,那時候……官家才當(dāng)真危險了。太妃,你說是不是這個理?。俊? 楊戩瞪大眼睛看著王中正,想把王中正此時的英姿給牢牢記住。 他聽說過李輔國和楊復(fù)恭,但他從來沒想到有一天可以親眼見識,能與這兩位相媲美的權(quán)閹。 大宋不是大唐,任憑哪位大貂珰都不可能有唐時宦官廢立帝皇、門生天子的風(fēng)光。 對楊戩來說,生為御藥院都知,死后追封觀察使,于愿足矣。 但看到王中正的風(fēng)光,他不由得心動了。 如今宰相們連同一眾重臣聯(lián)手架空天子,外臣無法直接操控宮內(nèi),必須有內(nèi)侍居中呼應(yīng)。王中正手握重兵,也最得外面的相公和議政信任,權(quán)高位重,即使宰相都要以禮相待。 但他的年紀(jì)已經(jīng)老了,剩下的大貂珰,要么就是宮中勢力不夠,要么就是軍中威望不足,如果要交替,任選新人也是一條途徑。 楊戩正幻想著日后的風(fēng)光,卻聽見王中正說,“還望官家能夠好好想一想。明天相公們?nèi)雽m探問,到底該怎么說話?!? 君不為君,臣不為臣,事到如今,對這位皇帝也沒有必要太多尊敬了。 …………………… 到底該怎么說? 這件事讓趙煦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了一個晚上。 早上的朝會沒有開,宰相們?nèi)雽m來探問,直到蘇頌、章惇、韓岡三人同時出現(xiàn)在福寧殿,趙煦也沒有考慮出一個頭緒,更不清楚他們會怎么處理自己。 “臣等拜見陛下?!? 若是前幾日,三位宰相里面最多也只會來兩位,至少會留一個在外——任何時候,三人都不會同時出現(xiàn)在宮中。 趙煦曾暗嘲過他們的膽怯,可今日,看見三人齊至,被褥下的身子,就不由得顫抖起來,“卿……卿家平身。” 在禮數(shù)上,韓岡三人都沒有任何闕失的地方,拜禮后依言起身,可平淡如常的舉止之外,說出的話卻讓猶心存幾分僥幸的趙煦魂飛魄散。 章惇虎著臉,一字一頓,“昨日之事,臣已悉知?!? 趙煦一下結(jié)巴了起來,“朕……朕……這是誤會。” 章惇雙眉一軒,厲聲道:“欲用秘藥以污太后與臣等,這叫誤會?!” 趙煦低下頭,“朕實……實不知?!? 韓岡登時沉下臉:“臣等非是在審案,也不是要給陛下定罪,只想陛下能夠有所悔悟。陛下若再加搪塞,只會讓臣等更加失望?!? 蘇頌亦道:“君子聞過則喜,臣不求陛下能如子路,但求一個敢作敢當(dāng)?!? 趙煦的頭幾乎要壓倒了膝蓋上,連嘴都回不了。 皇帝瑟縮在床榻上,三名宰相怒目相向,楊戩在旁看著,只覺得大宋的皇帝像是被三頭惡狼逼到墻角的小狗崽,從尾巴尖到耳朵,就沒有不抖的地方。 “當(dāng)然,臣等也都知道,此事主謀非是陛下,而是太妃?!? 韓岡忽然緩了口,趙煦卻猛地抬頭,驚叫道:“不……” 但對上韓岡的眼睛,他又心虛的低下頭,“太妃不是存心的,她……她也是為奸人所誘。” “太妃是否為奸人所誘,另當(dāng)別論。臣所在意的,是陛下不知是非對錯!太妃讓陛下做的事,是對還是錯?!” 韓岡怒聲質(zhì)問,趙煦垂頭喪氣,像是個被先生訓(xùn)斥的學(xué)生,“是錯。” “父母有過,為子者當(dāng)諫諍,而不是事事依從,何況還會傷及己身?此非孝也。” 蘇頌盯住了趙煦,口氣倒是比韓岡、章惇和緩一點,趙煦連連點頭,“平章說得是?!? “陛下,老臣希望從此以后,不要再生類似之事。” 趙煦唯唯諾諾,滿口應(yīng)承。 韓岡與章惇對視一眼,同時搖了搖頭,他們從趙煦的態(tài)度中,完全沒有看到誠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