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許今后都看不到這座城門了。’ 抬頭盯著前方的宣德門,陳瓘一邊走一邊想著。 盡管看見宣德門的次數(shù),還不到三百六十天,但并不影響陳瓘對看不到宣德門的未來感到遺憾。 不過……義之所在,區(qū)區(qū)行走宣德門的資格也沒什么好掛念的。 宣德門已近在眼前,周圍的朝臣也越來越多。 “聽說已經招了。” “沒招,正狗咬狗呢。” “兒子咬老子,弟弟咬哥哥,這一家子啊……” 沒有人物,也沒有時間、地點,但這樣的對話依然成立,在這里,沒有人會不清楚到底在說誰。 牝雞司晨久了,文武百官真是越來越像是婦人。 陳瓘不屑著,目不斜視,昂從這些碎嘴公婆中間走了過去。 “瑩……” 不遠處,有一人正準備招呼陳瓘,但才開口,就不由自主的收了聲。 陳瓘這位元豐二年的榜眼公在朝中雖是新人,但還是有幾個相熟的朋友。 當他們看到陳瓘后,都習慣性的要上來打個招呼,可是一旦走近了,卻又紛紛卻步。 ‘都不是蠢人。’陳瓘想著,‘可就是太聰明了。’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是聰明人領會不到的地方。 陳瓘也沒有打招呼,與幾位友人擦身而過。 朝會之前,宣德門處,是朝臣們日常交流的重要場所。 有御史和閣門使監(jiān)察,朝臣們不能大聲說話,但相互致禮,私下交流,是每一位朝臣每次朝會前都必不可少的功課。上至宰相,下至六參,概莫能外。 如果有一個人誰都不理會,便直趨宣德門下,自然會成為眾目睽睽的焦點。 先是陳瓘的同僚和友人,然后是在他經過路線上的朝臣,現(xiàn)異常的朝臣越來越多,近處的議論聲一點點的消失了。 削瘦,英挺,眸子中不見圓滑,與人對視時,目光中都似乎帶著棱角。 太常禮院的一介新人,此時卻如明月一般,在宣德門前皎皎可見。 對周圍的目光視而不見,陳瓘神情肅然,步履沉穩(wěn),徐步走向宣德門處。 一步,一步,一步,仿佛戰(zhàn)前的鼓點,一記記的鼓動起陳瓘心頭的熱血。 他右手緊緊捏著昨日匆匆草就的奏章,猶如即將走上刑場的烈士。寧可玉碎宣德門外,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一眾權奸繼續(xù)禍亂天下。 “瑩中。” 就在他心緒沸騰的前一刻,一只手猛地拍在了陳瓘的肩頭。 陳瓘猛地一驚,如驚濤拍岸的氣勢頓時不再,回過頭去,卻見是他的頂頭上司葉祖洽。 陳瓘心中不喜,草草的拱了拱手,“陳瓘見過知院。” 他還有正事要做,沒空與權奸的黨羽多費唇舌。 葉祖洽沒在意陳瓘的敷衍,低聲道,“瑩中,你可知濟陰郡王已經被開封府收捕了。” “濟陰郡王?”陳瓘正要繼續(xù)向前,聽到后卻猛地停步,“是前兩年以妾作妻的那位同知大宗正事?” “正是趙宗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