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宰執天下》
第(3/3)頁
只是韓岡為氣學張目,也就只能到這一步,到了進士和諸科的禮部試時,一切都涇渭分明,日后的前途也有了高下之分。
一榜進士,至少也是一任百里侯,而非進士的親民官在朝中則是鳳毛麟角。諸科出身,除非有把握在諸科試上得到前三名,拿到進士出身或同進士出身的資格,否則在官場上,天然的就要低人一等。
進士出身肯定是要做官的,但對于諸科出身,卻不一定了。若是有了議會,如果是世家出身,考一個諸科出身,然后弄一個州議員的身份,就能在家里面對,那可比在進士底下低幾十年頭要強得多。
韓忠彥的樣子不像是偽裝,楊汲也不再隱瞞,韓岡之前的幾句話也沒有多少不能對外人道的地方,“在下不敢隱瞞,韓相公曾與汲言道,諸科乃用事之才,若進士不處實務,不經歷練,坐而論道,往往偏駁,實不如諸科。”
如果沒有跟今日的傳言聯系起來,這不過是常見的抱怨。即使出自宰相之口,也只讓楊汲以為韓岡打算對進士科考試內容下手了。
但現在與議會之事相參照,便可知韓岡的確是打算讓諸科出身的士子走議會的道路。朝廷每年能夠拿出來的官闕數量有限,安排不了太多諸科中第的士子,只能從不入流品的職位起步,即使讓他們做了官,也贏不過進士,如何比得上州縣中的議員——從議政重臣來看,韓岡打算安排給議員的權力絕不會太小。
韓忠彥點頭,有了楊汲的透露,就更能確認韓岡的打算。
對緊張得盯著自己的楊汲,他坦然道:“此法有利于士人,有補于朝廷,我自當全力贊輔幾位相公做成此事。”
一個稍大一點的家族,以舉族之力供一個舉人還是很容易的,三五個都不難,秀才的數量只會更多,加上聯姻的家族,推舉出一個縣議員亦并非難事。有議員之號加身,配合族中勢力,那就是地方一霸,即使州縣官亦難以遏制其人。
而原本就是進士迭出的世家大族,族中舉人比進士多個十倍都是等閑。諸科又比進士科簡單,培養一個諸科舉人對大族來說,實非難事。
族人齊心合力,輕而易舉就能占據縣中議會的半壁江山,再連同同州的幾個大族,州中議會也是囊中之物。
朝廷為了壓制地方費盡了心力,官員也嚴禁在鄉中任職。韓琦能夠四守鄉郡,韓氏一門能屢番出任相州知州,已經是破了天的殊恩。但議會議員卻都是本鄉本土,看情況,也是能一直做下去的。
為什么吏員能夠與長官勾心斗角,甚至凌迫上官,就是因為吏員能世代傳承,而官員則多是流官,自不能與吏員斗。如今有了議員,可就比吏員更強一籌了。
對于世家大族來說,即使家中一時沒有進士,只要議會還在,把持住鄉里,家世還不至于敗落。
這當然是好事!
得了韓忠彥的承諾,楊汲心中一松,望著前方的政事堂,也不再忐忑。
有了韓忠彥的配合,這一下子,他也能在韓岡手底下多分一塊好肉了。
中書五房正副檢正林希、宗澤正在政事堂的門外守候。
林希資歷老,宗澤則是狀元,分別是章惇和韓岡的親信,楊汲見到了兩人,甚至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同時也有淡淡的自滿,不入議政重臣的行列,再如何風頭勁,關鍵之時也就只能做個知客。
但楊汲也不免擔心,自己和韓忠彥來得如此之遲,怕是三位宰相都等得不耐煩了。
快步跟在林希、宗澤身后,楊汲與韓忠彥被引到了一座偏廳之中。
來在門前,楊汲猛然站定,不敢置信的望著廳中。
一張張座椅,在偌大的廳室中,擺成了一個圓形。
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自眼前掠過,全都是平日里崇政殿、內東門小殿中相見的面容。
楊汲轉頭看著韓忠彥,現這位翰林學士沒有半點驚訝。
‘果然,他早就想到了。’
楊汲暗恨。
如果不是被韓忠彥給引開了思路,自己應該想得到。
他之前都以為是蘇頌、章惇、韓岡要一個個說服議政重臣,以便在朝會前確定結果。
但現在,以蘇頌為,兩宰相在列,在京的三十六名議政重臣無一缺席。
這分明是要自開朝會!
不臣之心,于此昭彰。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顺昌县|
西城区|
克东县|
上林县|
龙陵县|
上饶县|
鸡泽县|
琼海市|
瑞安市|
呼伦贝尔市|
巴林右旗|
丰镇市|
堆龙德庆县|
上犹县|
长沙县|
许昌县|
宜良县|
滨州市|
隆化县|
凤山县|
天水市|
辽中县|
含山县|
拜城县|
墨江|
墨玉县|
澳门|
紫金县|
沽源县|
太仓市|
三门县|
临清市|
宣武区|
和静县|
周宁县|
屯门区|
万载县|
东方市|
平乡县|
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