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宰執天下》


    第(1/3)頁

    趙煦聽著御醫閆淮的吩咐,赤著腳走上臺秤。卡的一聲響,計量桿彈起,撞到了上緣的鐵架上。

    御醫閆淮拿出一厚一薄的兩個圓盤形鐵秤砣,放在了砣掛上,計量桿紋絲不動。

    “七十斤。”他報著數,又移動計量桿上的游動砣,讓計量桿上下輕晃,而不是固定向上或向下。

    把標尺上的數字和秤砣的標重加了一下,閆淮提筆在天子的健康檔案上記下了這個最新的數字:“七十一斤半【注1】。”

    趙煦一直很好奇為什么有著跟桿秤截然不同的外形,明明完全不像是杠桿,臺秤卻依然能準確的稱出重量。只不過對答案中免不了要提到的姓名的反感,讓他不愿問出口。

    聽到閆淮報了體重,他就從臺秤上下來,跟在他身邊的內侍立刻就把外袍給趙煦披上。

    “似乎沒怎么變。”趙煦皺眉看著標尺上的數字,自己拿起秤砣又加了一下。

    閆淮放下筆,抬頭面向天子。

    在一層單薄的褻衣下,就是肋骨浮凸的細弱身軀。沐浴在陽光下,依然過于青白的臉色,也完全沒有一絲一毫健康的模樣。

    閆淮暗暗地嘆了一聲,對趙煦道:“陛下,人的生長是靠日積月累,百十日之內看不出什么變化,一定要一年半載才能對比得出。此番測量陛下御體,身高五尺一寸,體重七十一斤半。與兩個月前比,變化的確不大,不過與去年同期來比,陛下的身高長高了一寸,體重也增加了三斤還多。”

    閆淮的長篇大論,趙煦聽著不耐,“朕只想知道,朕同齡人的平均數是多少?”

    閆淮低頭道,“臣不敢欺隱,有五尺兩寸八分。”

    “還差一寸八分?”

    “陛下明鑒,僅僅一寸八分。”閆淮刻意換了種說法,“依照厚生司的統計,男子能長到二十歲,所以陛下完全不需要擔心。以這個度,到陛下加冠之年,身高當在五尺五寸上下。”

    自從太醫局設立了病歷制度,又按照韓岡的提議,給官宦貴胄,及其家眷設立了個人健康檔案,便有了按時體檢的制度——其實過去也有,不過覆蓋面沒那么大,也沒有按時記錄的醫案。

    而學校里的學生,自蒙學入學之后,便在學政衙門編列了個人學籍檔案,同樣也有了按年體檢的制度。有了多達幾萬例的體檢報告,自然也就有了相應統計。盡管只是最簡單的身高體重的平均值,但也足夠稱得上是越時代了。

    不過這一切,還僅僅局限于京城之中。京城之外——包括開封府轄下諸縣——都沒有這個條件。

    趙煦半月一次的健康檢查,主要就是測量身高、體重,用最新被明的聽診器來測聽心肺功能,最后把一把脈。

    以趙煦的情況,不過是在過去的按時問診的基礎上,加了一個身高體重的檢測。

    按部就班的做完檢查,將數據和診斷結果一一記錄,閆淮告辭而出。

    走在殿閣之中,陰風陣陣襲來,讓閆淮裹緊了衣袍。

    ‘陰氣果然重。’閆淮給手上呵了一口氣。

    幾步外就是初春和煦的陽光,可就差這幾步,便是春暖花開和數九隆冬的區別。

    住在這里,難怪身體好不了。

    如果是醫療,皇帝也好,太后也好,太醫們沒人敢用有風險的療法。但如果說到補品,則必然是當世最好的。

    可從小補到大,都已經要成婚了,但天子體質虛弱、育不良的情況依然沒有改變。虛不受補,這樣下去,生子不易。

    在成為翰林醫官之前,閆淮就聽說過傳言,只要住進這座宮殿,就不免子嗣艱難。大概是前朝留下來的怨恨,或許還有太祖皇帝的。

    作為六十年來第一個在宮中出生,又活到十五六能成婚年紀的男丁,當今天子本身已經打破了舊日的傳言,可現在看來,那個傳言似乎要繼續延續下去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慈利县| 黔东| 呼伦贝尔市| 怀宁县| 呼伦贝尔市| 兰州市| 密山市| 万州区| 彭水| 谷城县| 昭苏县| 芜湖市| 大悟县| 四川省| 高陵县| 准格尔旗| 莒南县| 田东县| 临沧市| 泽普县| 商洛市| 安西县| 双辽市| 财经| 东港市| 桐城市| 依兰县| 新化县| 宁夏| 绥宁县| 黄梅县| 方山县| 达日县| 荥阳市| 财经| 遂川县| 新竹市| 临湘市| 安国市|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