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能遣返回國,又不能逐往異。地,只能就地安置。秀州不缺荒地,劃出一塊很簡單,又不想看見這些異國之人隨意出入市井,這樣的安排是最妥當?shù)摹6矣辛斯ぷ髦螅€不用官府時時賑濟。當真是兩全其美之策。 “招收倭人的就是絲廠?” “當然。”韓岡笑道:“你看……秀州只要拿出一塊荒地,就能讓這群婦孺自己養(yǎng)活自己,還有比這個更省事的辦法嗎?” 宗澤接口道:“正好明教借絲廠鬧了一場,兩浙州縣都不想看到絲廠再生事端。改雇倭國婦孺,一來是外人,便生是非,鎮(zhèn)撫時也不需多顧忌,二來皆是婦孺,鬧也鬧不出大事,三來,以絲廠的情況,幾年后就不剩什么人了,不用擔心里面藏了遼人的細作。” “正是如此。”韓岡哈哈的拍了拍手。 “有此一策,秀州上下不答應都不成了。”宗澤嘆服,“此計是誰人想出,才智絕非等閑。” 韓岡搖搖頭,“聽到銅板叮當一響,瞎子都能睜眼,蠢貨也能變聰明。錢財之前,從來都沒蠢人的。” “朝廷打算怎么處置?”宗澤問道,“有此一例,仿效者定會越來越多。” “口子已開,堵是堵不上了。”韓岡坦然的承認自己無能為力,“打著逃難的名義渡海而來,朝廷也不可能將他們趕回去——你想想開絲廠的都是什么人?朝廷要這么做了,在江南的名聲可就徹底壞了。” “那就看著絲廠里面充斥倭人?” “交州這些年,種植園數(shù)以千計,人口不敷使用,早已開始雇請南洋人種地,福建富戶,家中也少不了有幾個南洋婢女。知道他們?yōu)槭裁聪矚g用南洋女嗎?因為死了也沒人過問,” 韓岡自問自答,言語間有著淡淡的不快。 陳執(zhí)中的小妾張氏——也就是前些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陳世儒弒母案的被害者——捶殺婢女,如果不是因為有人想踩陳執(zhí)中立名,根本就不會爆出來。 而且最后仁宗皇帝對這件案件的判決,就是安排張氏進尼姑庵修行——這是在她又逼死了另一名婢女之后。 故而她被親生兒子和新婦謀害了之后,很多人都說這是因果報應。 “再過些日子,這些倭人只會是被遼人販賣過海。既然有了倭工,高麗婢當然也會有了。” 時隔幾百年后,高麗婢再一次充斥達官貴人的府邸。那時候,沒有律法約束的顧忌,不知會平添多少冤魂。” “那該怎么辦?” “慢慢來,不要急。” 今天,工人們能為惡劣的工作環(huán)境怒燒絲廠。到了明天,失業(yè)的人們也能為一份相同的工作,而把工廠再一次燒毀。 韓岡對宗澤道:“有些事,急不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