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為日覓月議乾坤(十)-《宰執天下》
第(1/3)頁
“呂宣徽。”
東京車站的提舉官在呂惠卿面前點頭哈腰。
方才呂惠卿下車時,他就已經帶著笑臉迎在車門口,現在臉上的笑容更盛,“驛館已經準備好了,還請宣徽移步。”
呂惠卿向西南方向望過去,車站的圍墻外不遠,有著一片建筑群,雕欄畫棟、飛檐斗拱,掩映在花木和圍墻中,“是青城驛?”
如今鐵路大多匯聚京師,過去走京師算繞遠的路線,現在全都要經過這座車站。
來往官人的數量陡然增加,故而朝廷便決定如果官人只是過境,就不安排去城中館驛居住。并直接在車站旁,修了一座專供官員及其家眷居住的新驛站,以南郊圜丘所在的青城為名,號為青城驛。
提舉的笑容變了一變,轉瞬又恢復,“宣徽若要入住城南驛,下官這就派人去通知他們準備。”
“不必了。”呂惠卿不出意料的在他的臉上找到一絲喜色,心下冷笑,“我久不入京,這番移鎮,當覲見太后、天子再去赴任,不過家人就不必入城了。”他回頭,對身后的兒子吩咐道,“你們就先在這邊的驛館住下吧,不要亂走動,為父帶幾個人進城就好了。”
雖然這一次回來,呂惠卿并不打算就此離開,但京師便是龍潭虎穴,多少豺狼虎豹在城中等著要咬上自己一口,等于是在獨木橋上走,他可不打算給人留下半點把柄。
讓兩個兒子帶著全家去安頓,轉身找上笑容已經變得僵硬的提舉,讓他安排馬車,呂惠卿就帶了四個伴當,以及一點行裝,就這么輕車簡從的,徑自往城中駛去。
幾年未至,京師的變化已經讓呂惠卿有了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透過馬車車窗向街道兩邊望去,這種感覺越的濃重起來。
城南這里原本一向擁堵,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頭豬穿過南薰門進入城中的大小酒樓,乃至千家萬戶千家萬戶。行人、車馬和牲畜絡繹不絕,加上是不是有官員儀仗出入,往往只是進出城門,就要費上一兩刻鐘。而如今城南更是有了鐵路車站,進出的行人車馬就更多了。但直到窗口陡然變黑,片刻后又忽而變亮,呂惠卿才陡然現,他進出城門時竟然沒有堵車。
是靠右行駛的功勞?
早兩年,呂惠卿就知道京師頒布了一系列的新規矩。
在韓岡的指揮下,開封府利用將京師乞、盜之輩一網打盡而得來的威信,大力整頓京師秩序,甚至連行路都給管了起來。行人車馬都是靠右行駛,如果要停車下馬,必須靠邊。
當初,官員路遇,有避道之儀。如果是遇上宰相在道路中間走,大小官員更是都得讓道路邊去。但依據新規,即便是宰相出行的儀仗,也是靠右行進。這樣做,當然有違禮儀,有損官宦的威儀,可章惇、韓岡自己都主動如此,下面的人還有誰能說?
如此嚴令,實有潛移默化之功,可以讓百姓循規蹈矩,與之前打擊丐盜的行動可歸為一體,呂惠卿本來也有仿效的打算,但想想還是沒有去做,一個面子上過不去,朝廷也沒有下令,二來,以長安的交通情況也沒有必要這么做。此外,他并不覺得,當真會那么有效。
但今日看來,這樣的法規推行下去之后,京師的交通的確從此變得不再擁堵。
從方才起,挫敗感一直繚繞在心頭,不過呂惠卿心中的斗志也是愈加旺盛。
韓岡秉政七八年,國雖大治,基礎依然是建立在自己輔佐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之上。如果自家有機會秉政,在韓岡、章惇的基礎上,他同樣可以做得更好。
遼國……
似乎韓岡、章惇都忘掉了。
呂惠卿思緒起伏,但車窗外掠過的人影讓他猛然驚醒,
“停車。”
呂惠卿大聲喊道。
馬車剛剛靠邊停穩,他便推門下車,走近街旁,“仲元,你怎么在這里?”
……………………
“玉昆,你怎么對太后提起呂吉甫的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娄底市|
西吉县|
如东县|
城市|
日喀则市|
阿图什市|
诸城市|
丰原市|
自治县|
鄂伦春自治旗|
和田县|
读书|
鄱阳县|
高州市|
贵州省|
舟山市|
盱眙县|
涟水县|
肇州县|
安阳县|
社会|
拉萨市|
麻栗坡县|
绥江县|
乐山市|
泸州市|
砚山县|
济宁市|
襄城县|
庆安县|
固安县|
芮城县|
融水|
汉源县|
乐清市|
金湖县|
库尔勒市|
获嘉县|
怀柔区|
甘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