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宰執天下》
第(2/3)頁
“我的意思是,第一人要獎勵,但之后成功的也不代表他們的東西差。我上次入京,去鐵場看過,每一組都有自己的一套,丟額任何一個,都是莫大的損失。”
宗澤點頭道,“提點所言,正是相公所慮。之前已經讓王學士去安撫過了。”
“如此,我就放心了。”
宗澤知道,韓岡并不是只關注在這場漫長的競賽中先獲勝的那一個小組。不佳這僅僅是第一步,。
要怎么用在列車上,要怎么驅動車輪,這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光靠成功的這個小組,人手根本不夠用。而且現在造出來蒸汽機,并不代表能將蒸汽機更好的應用到實際中去。
機械設計,先是要有數學基礎。
宗澤曾經看過這方面的書籍,但再看圖紙,還是一樣看不懂。君子六藝,宗澤也沒臉說自己能夠貫通。
當初韓岡從大食得到了一大批種子,同時還有成百上千的書籍。韓岡招攬了一批精通大食文的翻譯,又親自定下了所有的名詞,連幾何原理這個翻譯書名也是韓岡定下。等到成書之后,就作為《自然》中的推薦書籍,傳遍了中原。
這樣連狀元郎都不懂的專業知識,鐵場那邊就有幾十個專家。換作宗澤在韓岡的位置上,也絕對不會為了其中一個小組,而放棄其他同樣有才華、可能只是運氣不佳的匠師們。
宗澤領著李誡到了韓岡的公廳前,韓岡已經出廳來迎接。
與感動的李誡一番寒暄,韓岡對宗澤道,“汝霖,你今天上經筵吧?準備好了沒有。”
“還要什么準備?”宗澤搖搖頭,給皇帝開經筵的時候,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他早就知道了。“倒是歷法的事,天子會不會問起。”
舊日的奉元歷錯漏頻頻,欽天監頗受其累,故而在蘇頌主持下,大宋又一次重新制定了歷法。
自皇宋開國,歷法一向是大問題。尤其是在太宗皇帝禁止民間私研天文之后,天文歷法水平陡然降低到連遼國都不如的地步。
開國初,沿用的是后周的《欽天歷》,只是將其改名為《應天歷》,之后又編修了《乾元歷》,可大哉乾元沒二十年,就換成了《儀天歷》,之后二十年是《崇天歷》,又四十年造《明天歷》,九年之后再改成了《奉元歷》,如今又改成了《元佑歷》——這是懶得想名號,直接用年號了,這也是有開皇歷、貞元歷等先例的。
歷法十幾二十年一變,最多也沒能沿用到五十年,開國一百余年,使用過的歷法已經于享國三百年的大唐相媲美,遠遠過東漢、西漢。這并不是說欽天監的官吏們有多勤快,也不是大宋的天文歷法水平進步的有多快,相反地,是水平太差,從而導致節氣始終與歷法對不上。
能經過節氣、朔望、五星、日月交食這些驗證的歷法,至今為止,能全數通過考驗的一個都沒有。
沈括當初薦舉衛樸編訂奉元歷,推演過去的日食、月食也只能達到十中五六,勝過以往,但也不是絕對的優勢。
氣朔漸差的問題,困擾了皇宋百年,甚至到了域外,都落人笑柄。蘇頌出使遼國,因為遼宋歷法差了一日所以被詢問,他以學霸的身份給予強硬的回擊,但事實上,遼人的歷法是正確的,大宋這邊才是大錯特錯。
歷法對于中原王朝的意義十分重要,只要是稱臣,就要接受歷法和年號,正朔二字的由來,正是源自于歷法。不過如今變來變去的,這個意義已經快要跟笑話差不多了。
十四五歲的小皇帝難得對此事有所反應,“娘娘怎么說?”
宗澤低頭,“此事非臣可知。”
趙煦身邊的黃恩中是之前太后喪期一案后才調到趙煦身邊,終于是熬出頭了,低聲道:“太后說先用著看,過些年不合用再換好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如皋市|
南通市|
静乐县|
和林格尔县|
凤凰县|
兴山县|
崇明县|
博客|
留坝县|
德阳市|
宣城市|
定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寻甸|
徐闻县|
宁武县|
泸州市|
哈尔滨市|
云安县|
大竹县|
漠河县|
南通市|
禹州市|
铜川市|
田东县|
景东|
买车|
融水|
佛教|
红河县|
葵青区|
武安市|
米脂县|
九龙坡区|
马山县|
舟山市|
吉林省|
花莲县|
广南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