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欲尋佳木歸圣眾(九)-《宰執天下》
第(1/3)頁
身邊放著心愛的望遠鏡,空氣又是難得的澄澈,七夕的夜晚,韓岡正在窗前。
托京城中越來越重的煤煙污染的福,入夏以來至少有一半的時候,太陽仿佛是隔了一層紗一般的黯淡——雖然氣溫還是熱得能把瀝青融化,開封城北的鐵場附近的那幾條用瀝青拌合煤渣鋪成的道路,已經被來往的車馬碾出了一條條黑色的溝壑。
但韓岡沒有拿著望遠鏡,去應時應景的看一看被銀河橫隔的兩顆亮星,或是試試能不能找到一直想找的仙女座大星云——天知道,要把希臘時代的星座對應到三垣二十八宿中來,到底有多難?十二宮倒是很早就傳到了中國,占星術中很常見,佛經中也有出現,一開始譯名有些差異,如今與后世就只有些許區別了。可是其他星座的難度就太高了,尤其是對韓岡這個半調子都算不上的所謂的天文學家來說,更是如此。
韓岡正在審查新一期《自然》的小樣。
《自然》是自然學會的核心刊物,也是氣學格物學派的宣傳陣地,更是如今士人心目中,一切有關自然議題的權威書刊。
從三年前開始,《自然》每年都會出一套合訂本,將一年來,期刊上物理、數學、化學、生物、地理這五個分科的論文,按照學科的不同,分別集結成冊,用以對外出售。
《自然》,包括合訂本,只要是自然學會的核心會員都能免費收到,普通會員只要繳納會費也能得到——會費中已經包括了期刊的費用,而不屬于學會的普通人,也都能在大多數城市中的郵政局來購買和訂閱,至于無錢購買,還能通過各地州學、縣學中的公共圖書館,借閱、抄錄——各地圖書館中,自然學會都捐贈了大量書籍,只要是學會出版的書籍,都能在這些圖書館中找到。
有了合訂本,日后進行研究,想要查詢相應的論文來,就容易了許多。而且在學會的計劃中,將會五年一修論文目錄,刊印論文的題目、作者和主要內容,以便學者們進行檢索。
江南諸路的大城市,《自然》以及衍生刊物,銷售量是個巨大的數目,也是如今初創的郵政系統最大的客戶,每個月的銷售量都過了八萬份,年內有望達到十萬份。
在這樣大的銷售量面前,雕版印刷已經無法支撐印刷上的需求。木質的印版,無法承受住萬次以上的印刷,往往幾千次,印版上的字跡便會被磨光,學會總不可能為一頁紙,刻上幾十近百塊雕版。
所以就有了韓岡力主的對活字印刷技術改進,但在活字印刷術出現他所期待的成果之前,已經出人意料的,在另一個方向,有了讓韓岡驚喜的成果。
現如今,成本最低,印刷效果最好,不是韓岡讓人去研究的鉛活字印刷術,而是石印技術。
韓岡手上的這本小樣,便是石印技術最好的展現。
石印主要利用的是對水和油的親疏關系這個原理,在石頭上刷上一層酸性的膠液,最后再利用油墨來印刷。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成功,也是到現階段位置,韓岡通過各種途徑進行技術擴散的最好的成果之一。
油墨,出自韓岡,在石油制墨的那個笑話之后,真正的油墨很快便問世。而在處理印石的化學藥品,沒有三酸的出現和上規模的制造,也不可能被明。如果沒有人通過酸液研究石灰石的成分,自然連印刷的底板也不會有。如果沒有以《自然》為主的刊物進行知識的擴散,又有誰能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明石印?
石印技術自面世之后,在韓岡的力主下,很快就流傳了出去。
才兩年時間,不說京師,杭州的石印坊都已經有了五六家,而福建的建陽——也就是粗制濫造有名、而印刷數量更有名的福建版的產地——則是一下涌現了近二十家石印坊。
就連國子監的書坊也開始采用石印技術。而自然學會名下的印書坊,已經正在試行彩色套印。
同時由于韓岡化名在《自然》上的鼓動,現在世間不知有多少人將煤焦油,然后用酸堿去處理。雖然不指望能夠有立竿見影的成果,但時間長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化學會繼續進步,遲早會有化學染料的出現,韓岡只要活著就會繼續推動。而在這過程中,又會有多少現和明?
如今已經有了印刷精致的石印,等到什么時候水印技術有了突破,韓岡計劃已久的國債債券,也就可以向外進行售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州市|
盘山县|
富源县|
宣化县|
汕头市|
宜宾县|
江口县|
高青县|
富源县|
奉新县|
淮南市|
闵行区|
龙里县|
虹口区|
鄢陵县|
静海县|
驻马店市|
牙克石市|
仁化县|
新津县|
岐山县|
瑞昌市|
水富县|
常宁市|
石嘴山市|
崇州市|
常山县|
西平县|
屯昌县|
璧山县|
驻马店市|
监利县|
无锡市|
鸡东县|
巨鹿县|
廊坊市|
连州市|
永登县|
辽源市|
陈巴尔虎旗|
南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