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厚上了三柱香,為亡父祈求冥福,然后問韓岡。 韓岡搖搖頭,“離開封圖書館太近了。” 他更希望兩家圖書館能離得稍微遠一點,這樣才能能普惠更多人。 “近又如何?” “我這個館長難道不要擔心買賣好壞?人氣多了,才能聚才啊。” 韓岡好象是生意人的口氣,但王厚知道他想聚的是什么‘才’。 “說起來這館長的稱呼真的不怎么樣,怎么不起個好點的官名?” “可以了。難道還能是提舉皇宋大圖書館?” “不帶使職,不加學士,就是一個光禿禿的館長。朝廷也真拉得下臉皮的。” “朝廷能同意設(shè)立大圖書館就可以了。沒聽過善財難舍四個字嗎?要是跟韓、蔡二位相公說一下,用建圖書館的錢鈔,換個大圖書館使的虛名,你看他們愿不愿意。” 朝廷前日已經(jīng)下令要在東京城中成立皇宋大圖書館,面向普羅大眾,由剛剛卸任的前宣徽北院使、資政殿學士韓岡出任館長。不僅僅是王厚,很多人對圖書館沒有起一個更有蘊意的名字頗有微詞,但韓岡的態(tài)度則是越直白越好。 前后走了一遍,韓岡也沒注意到寓居在其中的考生們,跟王厚道:“換個地方吧。再走走。” 王厚哪里會有反對的意見?與韓岡一起出來,上了馬,向另一處要查看的地點趕過去。 “對了玉昆,方才就想問了。”王厚在馬背上問道,“早間在驛館里面聽人說,日本敗了,向遼國割地稱臣。每年要繳歲幣白銀百萬兩,黃金十萬兩。這事是真是假?” “日本敗了是真的。” 遼國這段時間在日本高歌猛進。來去自如的騎兵戰(zhàn)術(shù),讓數(shù)百年只在島嶼中上進行小規(guī)模戰(zhàn)爭的日本守軍吃足了苦頭,兩次會戰(zhàn)據(jù)說皆以全軍覆沒告終,被攻下平安京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不過繳納歲幣百萬兩銀,十萬兩金就純屬胡說八道,把現(xiàn)在的日本朝廷賣了都沒那么多錢。” 王厚嘖了一下嘴,“我就說嘛,果然是胡扯。” “若遼人當真奪取了日本,當?shù)氐慕疸y礦藏便能為他們所利用,若是全都能挖出來,說不定還真能有那么多,至少白銀不會少。”韓岡又補充道,“只是那些礦藏還都埋在地里呢。” 在前一期的《自然》中,因為遼國入寇日本,所以里面有幾篇地理文章都與日本有關(guān)。其中韓岡還化名寫了一篇,以鐵、銅、銀、金為例,說金屬分輕重,越輕的在地表越多,越重的地表就越少,都沉在地底深處。只有火山從地底噴出巖漿,能將地底的礦藏給噴出來。日本多火山,理應金銀礦居多。 這是明擺著下套,讓遼國盡量多的輸送兵力去日本,反過來逼迫朝廷向海軍加大投入。也因此,日本多金銀的謠言也傳了出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