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豈意繁華滋劫火(下)-《宰執天下》
第(1/3)頁
李肅之匯報過災情,很快就離開,前往火場指揮。
當然,韓岡知道他應該還是會留在有城墻防護的城內,而不是當真前往火場。
現在缺乏足夠的滅火手段,士氣又十分低落,躲在后面的官員,在指揮上就隔了一層,更不用說與下屬之間的信賴關系。
他之前之所以能讓向皇后改了提舉太極觀的任命,轉為權知開封府,是因為他的經驗——曾經兩任開封知府——調和京中內外事也能得心應手。對于這項任命,在今天之前,沒多少人有異議,他表現得很不錯。
但現在遇上急難,他的劣勢就凸顯出來了。年紀太大,不能高效迅的指揮滅火。當年在瀛洲知州位置上處理地震的才能,看起來已經隨著時光而消磨殆盡了。
殿中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清楚,李肅之在開封府的時間已經沒有多少了。
如果沒有大量人員傷亡,李肅之的位置或許還能保得住,朝廷也會給他這位老臣留一分體面。現在才被引燃的石炭場,又是一批傷亡。人數還沒來得及統計出來,但數量絕不會少。就算之后火勢順利的被撲滅,李肅之都很難逃脫罪責——總要有人出來為這么大的傷亡和損失負責。
而且從一座石炭場,蔓延到第二座,火勢不僅僅是翻倍那么簡單,需要防護的范圍一下擴大了數倍,需要調遣的人手也陡然增加了數倍。李肅之到底能不能控制得住這樣的一場大火,現在正在崇政殿中的宰輔們,誰敢為他打包票?甚至已經有人站出來說要走馬換將了。
“殿下。”韓絳出班道:“李肅之年已老,精力不濟。方才奏對時,奏事無序,已可見一斑。依臣之間,還是選派良臣指揮滅火,李肅之回鎮府中為是。”
“相公心中可有人選?”
“暫無。”韓絳毫無愧色的搖頭,“但朝中良臣無數,素有威信和才干的重臣為數不少,殿下可從中選派。”
這位相一邊說著話,一邊卻瞥了韓岡一眼。
韓岡正看著韓絳,與其視線正對上。頓時,韓岡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韓絳這話說的,是想讓自己站出來毛遂自薦不成?順便保住李肅之?只是他想了一下,覺得倒也無妨,朝廷現在一時間也很難找到人。
正常情況下,不可能有人會在這時候挺身而出,臨危受命。攤子萬一砸在手中,誰就得把底都兜了。危急關頭,能有幾人愿意赴湯蹈火的——現在可是真正的要蹈火了!火星隨風飄來,城中到處都有可能被點燃。更不用說,鎮內管勾煙火事是未入流的官員才會接下來的差遣,哪位重臣愿意去做這樣的事?或許會變成小官爭取上位的工具,而不是正常的滅火。
想到這里,韓岡的心便堅定了。與其讓不靠譜的官員來指揮,他覺得還是自己出馬能夠安心一點。至于面子的問題,韓岡還不放在心上。
“沈括如何?”說話的并不是韓岡,而是蔡確。趕在韓岡站出來之前,蔡確提出了他心中的合適人選,“才干是不會缺的,能力、經驗都綽綽有余。不過堂堂翰林學士,不能僅為一管勾煙火事。得讓他權知開封府才算是名正言順,調動人手也更方便一點。”
翰林學士兼權知開封府,要卸下的僅僅是知制誥的頭銜,地位卻漲了許多,已經近乎于兩府宰執了。韓岡相信,以沈括的性格,絕對不會拒絕這樣的任命
歷代權知開封府的,都是朝廷精挑細選出來的能臣。李肅之也不例外,但他現在缺乏臨危不亂的能力,也缺乏足夠的見識的手腕,這一點上他是遠遠比不上實務經驗充分的沈括。
沈括在翰林學士的位置上,并不很受到重視,只是依常輪值,起草詔書。至于備咨詢的任務,向皇后從來沒有起用過他。所以沈括的閑暇時間很多,總能將大部分精力分在《自然》期刊上。一旦他就職開封府,可就沒那個空閑的時間了,的確讓韓岡感到遺憾。但他能得重用,韓岡也樂見其成。
韓岡點著頭,附和道:“沈括有才干,若能即刻上任,當能有補于眼下的急務。”
有蔡確和韓岡的配合,向皇后沒有任何異議,直接點起身側的內侍:“宋用臣,去招沈括上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子长县|
凤阳县|
昂仁县|
武冈市|
敦化市|
抚宁县|
合江县|
四会市|
馆陶县|
唐河县|
双柏县|
凌云县|
宁海县|
新田县|
平谷区|
乐至县|
苗栗市|
金乡县|
祥云县|
司法|
上饶县|
揭东县|
榆中县|
永新县|
美姑县|
老河口市|
靖边县|
淳安县|
卢湾区|
花莲市|
罗甸县|
榕江县|
固镇县|
彭阳县|
凤凰县|
浮梁县|
黔东|
黄陵县|
昭平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