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是高麗大臣——比如金悌——來主導(dǎo)政變,他們完全可以一杯毒酒解決所有事,然后報一個病亡。只要大宋還要用他們牽制遼國,就不可能治他們的罪。完全不需要千里迢迢送信來請求朝廷許可。 而現(xiàn)在的情況,只有楊從先在其中占著重要、甚至主導(dǎo)的位置,所以王勛才能保住性命。弒君一事,日后如果拆穿了,就算沾點邊,再有功勞,性命都保不住。暗殺高麗王,與串通逼宮的性質(zhì)完全不同,日后真相爆出來,全家都要上刑場。而僅僅是逼王勛退位,則很容易推脫干凈,不至于有大礙。 這是明擺著的事。之前韓岡在殿上的言,也只能繞一繞向皇后,哪位宰輔不是心明眼亮,只是礙于韓岡,沒有給拆穿。 章惇恨聲道:“先再用他一陣,等有了合適的人選,就把他給換掉?!? “但高麗總理這個位置,得選派得力之人,否則整個東海都要亂了?!? 在軍事上能讓人信任的文官并不多。地位不能低,又要有足夠的軍事和政治經(jīng)驗,能夠擔(dān)負起東海大局,同時還要甘愿去高麗,幾條線一劃,剩下的選擇就聊聊無幾。 “最合適的其實是黃裳。” 韓岡搖頭:“安厚卿難道會比他差了嗎?” 章惇手底下不會沒有人,還在河?xùn)|的章楶就是一個絕佳的人選,但蔡確怎么可能會同意章惇的人去主持東海。黃裳的情況好些,如果韓岡大力推薦他的話,蔡確的確有可能松口,但在黃裳拿到制舉資格之前,韓岡并不愿意放他出京。 “安燾從未領(lǐng)軍。而且翰林學(xué)士對高麗來說也太破格了。侍制以上的重臣,有幾人愿意長留高麗?” 韓岡想了一下,搖搖頭,“讓蔡相公操心吧?!? 聽到韓岡提蔡確,章惇臉色更陰沉了幾分,不過隨即就是一聲長嘆,搖了搖頭,“罷了,就讓蔡持正去操心好了?!? 高麗太上皇說著是好聽,可高麗朝廷現(xiàn)在都還寄人籬下,土地、人口,還不如一個鄉(xiāng),除非有雄心壯志,想立功域外,否則誰愿意好端端的國內(nèi)不待,跑去跟島夷打交道。 韓岡、章惇落在后面,與前面的宰執(zhí)漸漸離得遠了,不過走下了廊道轉(zhuǎn)向文德門的時候,卻見前面韓絳、蔡確停住了腳。緊隨在后的曾布、張璪幾位,也都停了下來。 幾名宰輔站在青石板上,同向抬頭東面的天空望過去,不知在看些什么。 韓岡與章惇相互看看,眼中都泛著疑色,隨即快步趕上,一同下了臺階,走出長廊,然后向同一個方向望過去。 一道濃黑色的煙柱,越過了高聳的宮墻,直透云霄。 “又是哪里燒起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