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26)-《宰執天下》
第(3/3)頁
風中的寒意越來越濃,賣皮袍棉襖的店鋪,生意也開始好了起來,又到了棉行忙碌的時候了,不過如今的棉行,已經不是隴西一家獨大了。
隴西的棉田日漸擴張,連帶著鞏州日漸繁華。至少是現在,棉布依然是隴西對外的經濟支柱。只不過因為人口的匱乏,熙河路經濟展的度已經慢了下來,眼看著就要被江南那些棄稻改棉的路份過去了。
沒有開墾的宜耕土地,在隴西還有不少。在熙河、甘涼二路的人口過五百萬之前,不愁土地不夠使用。
只是人口的增長度限制了棉花產業的進一步展,縱然如今隴西漢人的生育率,由于和平安定的局面,以及這個時代的標準來說,十分完善的醫療衛生制度,在數年間有了飛的增長,可是要等這批戰后的新生兒能夠參與到生產中來,至少要到十年之后。
這就是隴西現如今面臨的困境。光靠青海湖中的鱘魚干,還有蕃人的手工制作的馬鞍、轡頭,支撐不起來一路經濟。私鹽更是上不了臺面。棉花才是重中之重。
但江南土產棉布,已經出現在市面上,而種植棉花的農家,人數也越的多了。長此以往,熙河路是無法與江南競爭的。無論是從制造成本還是運輸的量上都是如此。
各大蕃部,都坐地分贓,這幾年享受了不少好處,開銷也越的大了。
之前馮從義還在京城的時候,韓岡讓他回去,跟包順、包約、還有趙思忠、趙保義這幾個改名換姓的老朋友商量一下,試試看能不能從南面的藏地招攬些人手過來。
若在過去蕃部招募人丁,肯定是有異心的想法。但現在,只要看看被趕進棉田的底層蕃人,就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原本吐蕃諸部,還有一些原始社會的殘余,上下層之間的差異并不是那么的大。但隨著漢化的加深,青唐吐蕃的上層徹底投入了漢人奢華的生活中。而底層的蕃人,則都被趕進了棉田里面,開墾土地、種植棉花。棉花的平均收益遠在種糧之上。有些部族,甚至將轄下的土地,大半都改種了棉花,不足的糧食依賴外購。
作為一個合格的盟友,韓岡不能不幫他們解決迫在眉睫的問題。一個是加大傳教的力度,讓蕃人去期盼來生,另一個,就要盡量補充人口,保證棉糧出產。
可另一方面,漢人的人口則要維持更大的增長率。除了新生兒,還有流放的罪犯。這些年,只要不是十惡不赦那一級的重罪,大部分罪囚都給送到了隴右。舊年因為流放而來的犯人太多,而不得不將犯人將海里扔的沙門島,如今看守的數量比犯人都多,京東東路的提點刑獄司半年前就開始上奏,要撤銷沙門島獄,把錢給省下來。
朝廷幾番頒詔,潼關以東,兩千里以上的流刑全數流放隴右。而關西,是個流放犯,其目的地都只會是熙河和甘涼。只是要趕上蕃人的數量,還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要走。
另外天山那邊的情形,也讓韓岡擔心。
王舜臣在西域即將面臨第二個冬天。士兵們不免會思鄉,還有新疆域的統治更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將納入中國經濟圈,才能保持穩定的向心力。
但那邊要怎么做才合適?只是種棉和商業,真的就可以嗎。韓岡不了解當地環境,現在也無法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忻州市|
长汀县|
蒙山县|
桂阳县|
广丰县|
武定县|
岳阳市|
荆门市|
长阳|
恩施市|
泊头市|
恭城|
禹州市|
抚松县|
江达县|
武邑县|
峡江县|
姚安县|
马公市|
巴林左旗|
田阳县|
中卫市|
突泉县|
枞阳县|
建始县|
开化县|
永州市|
鲁山县|
永川市|
余姚市|
南溪县|
竹溪县|
伊宁县|
藁城市|
孟津县|
大理市|
郑州市|
惠来县|
巴塘县|
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