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23)-《宰執天下》
第(1/3)頁
【第二更】
對技術上挫折,韓岡早就有了心理上的準備。
他并不是很急躁。失敗并不僅僅是沒有成功,積累下來的經驗,同樣擁有重要的意義。
只要每一次都能確定問題到底是出在哪里,這樣的失敗,韓岡與聽到成功的消息一樣覺得歡喜。
面對譚運誠惶誠恐的請罪,韓岡只說了一句:“不妨事。”
并又再一次叮囑了譚運,不要催著這幾組研究小組,要讓他們有成長和實驗的機會。
韓岡如此寬容,譚運前幾次失敗后也算是領教過了,但失敗的次數越來越多,也不知道韓岡什么時候會失去耐性。每次再為實驗失敗拜見韓岡,心中的恐慌也逐漸累積。
今日韓岡又輕輕放過,譚運心中只是放松下來,覺得自己僥幸又過了一次關。除了慶幸,卻也不剩其他的了。
韓岡給鑄幣局官員的壓力就是這么大。
否則能拜見宰執一級高官的機會有多難得,為什么每次都是譚運過來稟報,還不是怕觸了堂堂韓宣徽的霉頭?
其實真要計較起來,他們根本就不是韓岡的下屬。他們的頂頭上司是在政事堂中。
只不過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鑄幣局現在的確是在韓岡的指揮下的專業機構。但韓岡如今是宣徽使,與鑄幣局完全沒有關聯。所以三司那邊很早就有閑話說,讓宣徽院管勾鑄幣事,名不正,言不順。也不是沒人擔心,如果時間一長,這樣的情況不加改變,鑄幣局很可能日后就成了宣徽院下的衙門。
不過韓岡對鑄幣局也只是業務指導,其人事和財務大權,還是歸入中書門下。
甚至連貨幣鑄造之后,具體的生產量,也是由政事堂管轄。每年百萬貫肯定是要造的,甚至兩百萬、三百萬都不是不可能。這主要還是看具體的情況,有時候尋常年景的鑄幣量,會比正常的年景還要多一點。
在韓岡看來,貨幣的行量不需要控制,需要控制的是質量。只要鑄幣局專注于質量,就不可能會生通貨膨脹。
自古以來,漢人都有將錢幣埋到地底下的習慣。到了后世,就是令人吃驚的儲蓄率。錢幣質量越好,被埋進地下的比例就會越高。
市面上流通的舊幣太多,有些錢幣,甚至是從隋唐一直流通下來。更夸張的例子也有,韓岡當年還在輔佐王韶攻略河湟的時候,甚至見到有人拿著漢代的五銖錢來繳稅的——盡管那是運氣,挖到了漢代在隴右留下來的堡壘。
此外,通過稅賦征收上來的舊式銅錢,需要更換成如今的新錢,這也是需要堆積成山的新錢才能補償。同時鐵錢日后還會因為生銹而不得不進行替換,這同樣是個巨大的數字。
簡單的陜西和蜀中錢監,根本不能完成這樣的需求量。所以依照韓岡制定的計劃。今后天下數十錢監,絕大多數將只鑄造面值一文的鐵錢。從京城出去的用來制作模具的母錢,全都是面值一文的小平錢,只用鐵來制造。
鑄幣局日后只會在東南、河北、京畿、陜西各留下一個錢監鑄造青銅折五錢。至于當十黃銅錢,則只在京畿。之所以沒有蜀中的位置,是因為蜀地缺銅,轉運不易,所以只有當十錢會運進蜀中,折五錢運過去,運費抵償不了成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台东县|
垦利县|
凉城县|
连南|
嘉峪关市|
泸州市|
高密市|
股票|
石棉县|
寿阳县|
四川省|
监利县|
石屏县|
龙井市|
怀柔区|
偃师市|
靖边县|
灵丘县|
双牌县|
SHOW|
阳新县|
台北县|
无极县|
利辛县|
卫辉市|
冕宁县|
望谟县|
乌拉特前旗|
天柱县|
巴南区|
平江县|
宁明县|
遵义县|
天等县|
万载县|
宝应县|
依安县|
孝义市|
丹凤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