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宰執天下》
第(1/3)頁
【今天三更,這是保底第一更。下一更在十二點左右,再下一更,請明天早上看】
還不到中午,宗澤正在院中讀書。
天氣正熱,但院子里有著細細涼風,教室內就是門窗大開還是嫌熱。
而且這時候,國子監中也比前段時間清凈了。
離解試沒有多久了,監中的課程安排也少了許多,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們去沖刺復習。
可以直接參加禮部試的學生僅是極少數,國子監中能夠得到的解試名額亦并不算多,對有心參加今科科舉的國子監生們來說,監中的其他同學現在都是競爭對手,大部分人留在監中與同學交流的時候越來越少,基本上都是回到住處,閉門苦讀。原本總是吵吵鬧鬧的國子監,在這段時間,變得安靜了起來。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宗澤隱隱約約聽到有人在前面大聲喊,只言片語正隨風飄來。
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大事,原本安靜的中庭,好像水滴進了油鍋中,一下就炸了開來。
宗澤沒放下書,繼續看他的時文。
新近才弄到手的這一卷南劍州熙寧八年解試的拔貢文集很有些意思,里面有幾篇文章拿到殿試上都是爭前十的水平。不過宗澤,以及其他購買這本書的士子,想要看的并不是文章,而是文章背后的考官。據說當時主持福建南劍州解試的學官,很可能就是今科主持開封府解試的考官之一。出題的風格
這就跟打仗一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到考官的人選,追溯他們的過往,尋找他們的喜好,才能有針對性的去模擬文風,迎合考官們的喜好。
大宋文壇流行的文風,最早是西昆體,以李商隱為宗,詞章艷麗,用典精巧,不過失之空洞,之后為授學國子監的徂徠先生石介所批駁和整頓,出現了所謂的太學體,使得士林文風為之一變,不再追求華麗的文字,但最后卻又走了極端,用詞變得險怪奇澀,讓人難以理解。直到歐陽修開始主持科舉,才終結了太學體的流行。
當時的文風以石介為宗,以文章聞名的士子中最有名的一個是劉幾,他的文章就是標準的太學體,多少士子爭相模仿。等到他參加科舉,便被視為當科爭奪狀元的最有力的人選之一。可惜那一科的考官是正欲整頓文風的歐陽修,一看到被糊名謄抄過的文章便知道是劉幾所作,拿著筆在考卷上橫著涂過去,批了三個字:大紕繆,然后張貼了出來,讓天下士人引以為戒。也正是那一科,所有務求文字險怪奇澀的士子,全都被黜落了。士林文風由此再一變,開始提倡復古,追求平易暢達,在自然中見功底。
劉幾在折戟沉沙之后,并沒有灰心,從此一改文風,模仿歐陽修的風格,到了下一科再去應考。那一科主考官還是歐陽修,對劉幾的文章大加贊賞,推崇備至,甚至擢為禮部試第一的省元。同時,還黜落了幾篇死不悔改的太學體文章,指著其中的一篇文章說,這肯定是劉幾。待到揭開糊名,歐陽修也還是沒有覺——劉幾很聰明的改名成劉煇,以防歐陽修對他成見太深,揭開糊名后再黜落——直到張榜之后,有人過來對歐陽修說出了真相,歐陽修當時是‘愕然良久’。
劉幾他出將入相,在陜西坐鎮了很長時間。也是宗澤所佩服的時人之一。而劉幾的第二次科舉能夠得中省元,在宗澤眼中,其實正是兵法的應用。其應時而變之處,比起那些在考后跑去圍攻歐陽修的太學體考生,還有私下里給歐陽修寫祭文的那一批人,實在強得太多。其心思慎密的地方,也是日后能夠坐鎮邊陲的原因所在。
宗澤完全沒覺得研究考官喜好有什么不好的,能讓他考中進士就行。等到殿試是就不用那么麻煩了,把自己的才華表現出來也就夠了,宗澤求的也只是一個進士資格,沒打算爭名次。
不過宗澤的安適還是沒有延續太久,很快就有人跑來打擾他繼續讀書。
“汝霖,汝霖,出大事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高尔夫|
铜陵市|
白沙|
留坝县|
沐川县|
雅安市|
古交市|
方城县|
山阳县|
普兰店市|
当雄县|
汾西县|
宜黄县|
旬邑县|
吉林省|
旺苍县|
女性|
定州市|
洮南市|
洪湖市|
时尚|
双辽市|
邛崃市|
海安县|
诏安县|
文成县|
陈巴尔虎旗|
中卫市|
长汀县|
云霄县|
荆门市|
杂多县|
大石桥市|
梅州市|
即墨市|
长宁区|
阿荣旗|
长岛县|
双桥区|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