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簾后傳來向皇后的聲音:“宣徽來了。” 韓岡帶著濃濃的疑惑,俯身參拜,“殿下招臣來殿上,不知是何事?” “宣徽,這宮中內(nèi)諸司及三班內(nèi)侍之籍,是歸宣徽院管吧?” “正是。內(nèi)侍名籍皆在宣徽院中?!表n岡點頭稱是。 宣徽院與樞密院一樣,成立之初,都是閹人主掌,之后才逐漸變成外廷的機構(gòu)。但在許多地方,還有一些過去遺留下來的痕跡。只是現(xiàn)在宣徽院也僅僅是掌管名籍,內(nèi)侍的升遷,有內(nèi)侍省和入內(nèi)內(nèi)侍省,入武班后,有審官西院。再高了,比如王中正這個等級的,就是天子與兩府共議。根本就沒宣徽院的事。 “所以吾有事想征詢一下宣徽的意見?!? “不敢,請殿下垂詢?!? “京東水軍第一將,論理是不需要安排內(nèi)侍做走馬。但之后其駐地又要遠遷海外,王中正方才與吾說了,理應(yīng)安排一走馬承受,隨時通報消息?!? 原來是這件事,韓岡恍然,難怪不愿意對兩府提,而先找自己。宣徽院名義上管得了宮中的內(nèi)侍,所以找韓岡來處理是名正言順。而有了韓岡點頭,再去兩府走流程,宰輔們會反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不然的話,宰相、樞密都能翻臉。 雖然從士大夫的角度,最好那些閹人都不要出宮城半步,但韓岡對閹宦沒有什么歧視,必要的監(jiān)督還是得有的。不過他同意的話,終歸是一樁麻煩,能推就推出去。 只是再轉(zhuǎn)念一想,向皇后特地找自己過來,專門為了這一件事,也沒必要讓她難堪。而且有這一次先例,日后宣徽院想要插手內(nèi)侍在外的差遣,也可以有所依仗。 “朝廷自有故事在。”韓岡說道。 “宣徽?!蓖踔姓_口,“但這遠駐海外偏偏就沒故事!” “長山大漠是中國之地,難道萬里鯨波就不是?是藩國的,就是中國的。不是藩國的,同樣是中國的。高麗外島駐軍的人事安排,可比照邊疆,如交州、西域等地,那就是故事。” “宣徽是同意了!”簾后的聲音聽起來很高興。 “不過那是走馬承受,不是監(jiān)軍。而且因為駐扎高麗,又要與藩國打交道,如果所用非人,有失中國的臉面。”韓岡提醒道。 “宣徽說得極是,自當(dāng)選用老實穩(wěn)重之人。”向皇后又笑著道,“既然按宣徽的說法,萬里鯨波都是中國之地。那一南一北兩處水師肯定是不夠的?!? “誠如殿下所言。想要控制南洋和北洋,區(qū)區(qū)兩將水師的確是捉襟見肘。” “等日后宣徽的鐵船修造出來,可就大舉擴充了?!? “到時候,南洋、北洋各設(shè)一軍,下設(shè)諸將,分駐各處要地??神v海內(nèi),也可是在海外?!? “宣徽說得是。那時候,也不用叫什么京東水軍第一將,兩浙水軍第一將了??筛拿觥焙熀蟮穆曇纛D了一下,“南洋水師、北洋水師?!?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