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越是知道自己國家的細節(jié),越是沒有信心。這樣的國力,大遼卯足了力氣也追趕不上。 除了另起爐灶,耶律乙辛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只要能夠掌握高麗的水師,只要能控制好他們。大宋東方海疆,就是他們出沒的地方。或許高麗水師的真實本事不行,至少可以讓宋人如此認為。反正宋人的海上水師,到現(xiàn)在還只存在于港口中。 而留給南朝君臣的選擇,除了維持和議,想來也沒有別的辦法。海上的戰(zhàn)場不是那么容易開啟,而整頓現(xiàn)有的水師力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就算宋人能夠成功,也在幾年之后了。到時候若是打不贏,直接就撤退好了。高麗的未來,可以再做議論。 不知道那個在河東擊敗了大遼的年輕宋臣,在得知高麗被滅亡,水師又落入大遼之手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以韓岡的年紀,只要不出意外,他必定是南朝未來的主政者之一。而南朝向外擴行的國策,也必然會在他手中實現(xiàn)。到了那時候,以耶律乙辛所了解的韓岡為人,怎么可能會看著中國繼續(xù)保持南北分立的局面? 皇后很信任他,太子也要依靠他,自從南朝的皇帝病之后,韓岡的地位就變得更加重要。 這樣一位地位重要,又有才干的敵人,他的存在就是一種危險。如果有可能,最好將之扼殺在最開始??墒乾F(xiàn)在已經(jīng)遲了。 耶律乙辛曾經(jīng)想過一咬牙,干脆派人去南朝境內播些謠言,好動搖韓岡的位置。但始終沒有把握,最后的還是個耶律乙辛放過了。 謠言是個好手段,只是要看人、看時機。 對于韓岡這樣的重臣來說,謠言有用,也沒用。 對于有關下屬的謠言,君王不是相信,而是想相信,需要相信。有那個需要,確信謠言有利與他,這樣他才會去相信謠言。 就如那位從天上摔下來的宣宗皇帝耶律洪基。 因為皇后通奸一事,耶律洪基對太子耶律信本來心中就有了嫌隙,再加上早年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叛亂,使得耶律洪基完全無法信任自己的至親。這樣的情況下,只要一句謠言,就把耶律信從太子的位置上給掀了下來。 不是耶律洪基相信了謠言,而是他選擇了謠言去相信。 回到南朝,不管再怎么散布有關韓岡的謠言,只要南朝太子還沒有成年,皇后就不敢懷疑有護佑幼子之力的韓岡。而韓岡在南朝百姓中的聲望,也不會有人去相信那些不實之詞。 在皇太子成年前,韓岡的地位可謂是穩(wěn)如泰山,任何謠言都動搖不了他的地位。若是讓他得知了謠言的真相,對大遼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小動作若是做得太難看,惹怒了韓岡之后,結果可想而知。 耶律乙辛不喜歡無謂的戰(zhàn)爭,只想看到最后的好處,他的目標,無論宋遼,了解的人所在多有。他也不打算隱瞞什么。 只要能讓他實現(xiàn)那個目標,坐上那個位置,沒有什么不能商量的。 和議如此,國土如此,當然,現(xiàn)在剛剛攻下的高麗國同樣如此。 想到這里,耶律乙辛長身而起,“傳令開京,繼續(xù)南下,追敵至天涯海角。高麗國……沒有必要再存在下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