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什么時候就打了釘子下去?皇后不說,還真是不知道。 韓岡看蔡確的表情,似乎也是吃了一驚。估計是沒指望他讓他母親出的提議,會被皇后聽從。 “先不管那么多了,得趕快找人取來。”蔡確有點狼狽的大聲道。 章惇抬手壓了壓,示意稍安勿躁,問向皇后,“殿下,做好的是哪一套?” “通天冠、絳紗袍,哦,還有一套赭黃袍的常服。不過這半年,太子又長高了點,可能穿不下了。” 張璪松了口氣,“那就是兩套了。” 韓絳皺眉道:“至少應(yīng)該做一套履袍才對。就僅僅是絳羅袍,絳衫袍也行啊。” 正式的大禮服,是大裘冕和袞冕——玄衣、纁裳,以黑色外袍和赤黃色衣裙為主色。次一級的禮服,是通天冠、絳紗袍,是正紅色。再次一級,為履袍,黑革履和絳羅袍,衣服顏色依然是正紅色。直到作為常服的衫袍、窄袍,才有赭黃、赤黃、淺黃為主色的袍服,同時依然有絳色的衫袍。 所謂明黃色的龍袍其實于古禮不合,在等級比較高的典禮上,并不會出現(xiàn)。只不過一年三百六十天,能有大典禮的次數(shù)實在不多。絕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以衫袍、窄袍為主,天子服黃的情況也就很常見。 “有赭黃袍也夠了。也不是沒故事的。” 蔡確沒明說出來,但大家都明白。 沒錯,的確是有先例——太祖皇帝。陳橋驛黃袍加身嘛。天下誰人不知? 天子六服中,通天冠、絳紗袍排在第三等,履袍則是第四等的禮服,赭黃袍則更差一級,前兩件在登基大典上都能用得上。但勉強點,赭黃袍照樣能用。反正只要主要的禮服不出問題就行了。 這就跟結(jié)婚一樣,連鞋子帶衣服,要一套套的換。沒有說一件從頭穿到尾,其中錯一點也沒什么。只要接親和拜天地時的衣服不錯就行了。 朝廷的大典禮,只要皇帝主持,基本上都是一身接著一身的換。雖說是禮制,其實也害人。去年郊祀,如果趙頊坐在玉輅上時,也穿大裘冕,或許就不會中風(fēng),畢竟外面還有一件黑羊皮的大裘可以防風(fēng)御寒。可惜按照禮儀穿的是通天冠,外套一件絳紗袍,從里到外透風(fēng)。 不過現(xiàn)在是有什么就用什么了,還能有什么挑揀? “事已至此,也只能先湊合著用。赭黃袍就赭黃袍。有通天冠、絳紗袍,御正殿時能用了,其他時間,則穿赭黃衫袍。” “那大小呢?” “改衣服容易,量了尺寸,在這里就能改!” “量尺寸……得將太子請來了!”蔡確連忙道。 忙了一通,這才現(xiàn),他們將主角給忘了。 現(xiàn)在就要內(nèi)禪,主角不能不來! 注1:一口鐘,指一種無袖不開衩的長外衣,以形如鐘覆,故名,又名“斗篷”、“蓮蓬衣”、“一裹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