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8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18)-《宰執天下》


    第(2/3)頁

    現在韓岡很明顯的是想要把話題往實驗實證上引,若是自己一步踏進陷阱,自家的顏面不要緊,連累到師友可就是罪莫大焉。

    呂大臨心中默念著,提醒自己,在旁藝上不要跟韓岡爭辯。只要被拖進他的節奏,韓岡能立刻逆轉取勝。只有經傳,才是他的弱點所在。

    呂大臨針對韓岡準備已久,也自問尋到了偽‘氣學’的致命傷。但他每次再見韓岡,都現準備得不夠多。大多數的時候,是韓岡總能用實驗來證明,甚至就是他的陷阱。不過有的時候,則因為韓岡太過肆無忌憚,對不合己意的經典直接否定。韓岡的理論最大的問題就是物化,凡事都從實證,眼見為實,須知有些東西是做不到眼見的。

    正想說話,韓岡搶先一步,“說到征戰,五經之中,以《春秋》所言尤多。”

    “明上下之序,分華夷之別。《春秋》是也。”程顥說道,“《春秋》一書,無外乎尊王攘夷,明禮教綱常。征戰不能不多。”

    在仁宗朝,以泰山先生孫復的《春秋尊王微》為起點,詮釋《春秋》的儒者極多。沒什么好奇怪的,北面被遼國逼,西面為西夏欺而已。

    所以要尊王攘夷,明華夷之辨。既然武力上不能勝人,就在文治上來個精神勝利法好了。我打不過你,但我可以鄙視你。

    世傳王安石不喜歡《春秋》,但確切點說主要還是不喜歡《春秋》三傳,認為《春秋》自魯史亡,其義不可考。后人傳注,純粹是‘一時儒者附會以邀厚賞’,‘決非仲尼之筆也’。

    故而當王安石的學生6佃、龔原打算為《春秋》做注,仿效孫復等人,王安石就直接批評說是‘斷爛朝報’——這說的是6佃、龔原所作的注解,可也足見王安石對《春秋》的偏見。就是現在的國子監,課程中也沒有春秋一科,國子博士中同樣沒有春秋博士。

    不過對于程顥所言,他也是沒有什么好批駁的。孫復對《春秋》本經的重新詮釋,在此時儒林,已是士人為研習《春秋》的重要傳注,只比《公羊》《谷梁》略遜——僅僅比不了《左傳》——不管怎么說,至少尊王攘夷四個字沒有多少人會質疑。

    “夷狄者,禽獸也!人所共知。可論事,當據于實,本于理,方可謂之正論。韓岡敢問伯淳先生,為什么說夷狄是禽獸?道理何在?又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

    沒有論據和合理的論證,怎么將夷狄和禽獸掛上鉤?并不是每家夷人都會跑來打劫中國,也不是每家蠻部都有子蒸其母、兄亡收嫂的習俗。

    華夷之辨,是儒家治平的關鍵。人與禽獸之別,更是世界上每一個哲人都要考慮的問題。

    程顥對人禽之別、華夷之辨的觀點,是人至中至正,合中庸之道,若有偏,那就是禽獸、夷狄了——‘中之理至矣,獨陰不生,獨陽不生,偏則為禽獸,為夷狄,中則為人。’

    但在經辯上,卻不能這么說當年張載在洛陽設虎皮椅講易,程顥與程頤登門挑戰,一戰成名。經驗十足。他很清楚,經辯勝負的關鍵是不要在對手之前露出破綻,持論要正,論述要穩,不要求新求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待對手犯錯。

    所以他選擇了很大路,在儒者中又無可辯駁的回答:“有禮者為人,無禮者禽獸。”

    ‘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這是晏子春秋中的話。基本上是儒家的共同認識。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城县| 临澧县| 襄樊市| 河曲县| 定远县| 江源县| 祥云县| 花莲市| 阿瓦提县| 九台市| 隆尧县| 白水县| 鄄城县| 安泽县| 盐源县| 垫江县| 荥阳市| 永靖县| 嵊泗县| 施秉县| 巴彦淖尔市| 峡江县| 于田县| 南乐县| 富民县| 淮安市| 思南县| 威信县| 桃园市| 建德市| 东阿县| 藁城市| 平陆县| 利津县| 礼泉县| 阜新| 祥云县| 永昌县| 景德镇市| 筠连县| 个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