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著這樣的流言,東府西府心里哪里能痛快的起來。 反正剛殺雞儆猴過,短時間內(nèi)不會有問題,加之至少一萬經(jīng)過戰(zhàn)事的禁軍移鎮(zhèn)河東,對京營禁軍的實力會有很大的影響,需要設(shè)法填補,韓岡的奏章也就先擱置在一旁,等日后慢慢計較。 今天的事也基本類此。 對韓岡的提議要再議,對韓岡的處置要再議,對遼麗戰(zhàn)爭的應對,也同樣要再議。 至少要等高麗真正的求援國使來到,才會正式進入議題。只是援兵就別想了,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派出去的。 不過經(jīng)過章惇的力爭,朝廷也決定可以給高麗提供一部分兵器,包括弓弩刀劍,甚至還有甲胄。自從禁軍軍備大換代以來,軍中更替下來的舊貨堆滿了武庫,純粹是在養(yǎng)老鼠——有只啃皮甲的小的,還有生冷不忌的大的。 宋遼交戰(zhàn)時,曾經(jīng)出使過高麗的安燾曾提議可以賣給高麗,甚至女直,一來可以給遼人添些麻煩,二來也免得便宜大大小小的‘老鼠’,還要花錢保存。當時在朝堂上給否了,但現(xiàn)在看來,卻是讓人遺憾沒有通過。 跟在王安石和兩名宰相的身后,章惇的身后是政事堂及樞密院的副手們,再后面。一眾宰輔魚貫而行,相互之間不一言。 穿過左嘉肅門,經(jīng)過凝暉殿,向東便是政事堂,向西則是樞密院。 王安石未進政事堂,而是獨自離開。宰輔們分道揚鑣,呂嘉問返三司,李清臣去烏臺,翰林們歸玉堂,各有各的去處。 “曾、李似有默契啊。” 章惇回頭,薛向正站在身后。走進政事堂前,曾布與李清臣匆匆交換了一個眼神,章惇看見了,薛向也看見了。 “想不到多了高麗這個意外,還是沒能讓韓玉昆回來呢。王介甫看起來是鐵了心了。”薛向走上來兩步,跟章惇并肩而行。 方才在崇政殿上,李清臣堅持問罪韓岡,曾布順水推舟要將韓岡調(diào)回質(zhì)詢,章惇堅持韓岡無罪,但也隱晦的贊同曾布的意見,而最為力挺韓岡無罪的卻是王安石,甚至當李清臣說王安石這是以私親害國事,當避親嫌的時候,王安石卻毫不猶豫的說論公論私,他都當為韓岡辯駁。 ——所謂親親相隱,以私情幫女婿說話,法律上也是優(yōu)容的;而從公事上,李清臣的攻劾完全是構(gòu)陷,他身為平章,豈可坐視不理?理直氣壯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