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12)-《宰執天下》
第(1/3)頁
站在胡谷寨外的高地上,已經全然看不到遼軍的身影。
從城里到城外,在斥候的報告中隨處可見的遼軍騎兵,在一夜之間全都消失得一干二凈。
“遼賊當真全都退了!”拿著千里鏡,折可大始終沒能在胡谷寨中找到遼軍殘留的人馬,“還真是干脆啊。”
“契丹人當然干脆。攻敵干脆,撤退也干脆,要不是這一回事出有因,在樞密抵達忻口寨之后,他們就該退出去了。”打過多年交道,折克仁很熟悉遼人不愿意在戰斗中消耗自身實力的性格,“不過還應該有幾個吧。交接時總要有幾個人的。總不至于讓田誠伯唱一曲獨角戲。”
“那就應該快了。”折可大手中的千里鏡轉了一個方向,宋軍的紅旗出現在鏡頭中,距離只有一里,大約千余人的騎兵隊伍正在等候著進駐的通知,“秦琬和韓中信那邊也準備好了。”
折克仁沒有拿著千里鏡,只是轉頭過去看了一眼,整齊儼然的隊形正如他的侄兒所說,的確是準備好了的樣子——那不是校閱時的橫平豎直,而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并沖入戰場的整齊。
布陣和作戰不同。兵形如水,作戰有靈光一閃的余地,也允許天才的出現。但相時而動、因地制宜的布陣,不是經歷過完善的軍事教育的將校,便很難做到這一點。只有出自世代軍旅的家族,才有這樣的能力。
“秦琬世代從軍,那倒是沒話說,倒是韓中信讓人意外了。”折可大嘖著舌頭:“難道在韓樞密手下奔走了幾年,就這么有效?”
“你當韓中信是什么出身?”折克仁哼了一聲,雖然知道韓中信出身的人不多,但其中有他一個。論起在軍中的時間,韓家不一定會比秦家要少。
田腴代表韓岡去與遼國駐守胡谷寨的將領辦理交接手續,前幾日也都是他負責處理,兩次下來,程序熟極而流,也不再像第一次時那樣拖延了許久。
算上胡谷寨,韓岡向耶律乙辛要求先期給付的五座城寨,四天內已經交還了三座,只剩下最重要的雁門、西陘二寨沒有交還。
僅僅小半個時辰后,胡谷寨南門的城頭上,一面招展的大旗揚起在半空中,進軍的鼓聲迫不及待的響了起來。
鼓聲頃刻間傳遍了山谷兩側,飛奔而出的騎兵讓之前的陣型猶如雪崩一般消失不見,但即使在行進中,那如同離弦之箭,直奔前方而去的每一隊騎兵,都與左右前后的戰友有著隱隱的聯系。隨時可以應對敵軍的攻擊。
宋軍的士兵們怒濤般沖進久別的寨堡,在各部將校的率領下,分頭占據各處要點。
大宋的旗幟一面面的在城中高處打起,直至最后,北面的附堡頂部,一面略顯陳舊的紅旗也舉了起來,與十幾面高低不一遠近各異的軍旗一起,昭告胡谷寨的統治權,重新回到了大宋的一方。
耶律乙辛緊抿著嘴,沉默的收回了目光,將千里鏡交給身后的親衛。
氣氛比之前更為凝重,看到了宋軍接收胡谷寨的行動,跟隨著耶律乙辛的所有人,心中都免不了有著煩躁、憤怒之類的負面情緒。
陰陰火焰在胸中燃燒,有人是因為沒有經過大戰便丟掉了已經占據的土地,也有人則是從宋軍的行動中看到了讓他們畏懼的東西。
“進退有度、疾而不亂。那當不會是京營吧。”沉默了很長時間,耶律乙辛向身邊的人詢問著。
盡管僅僅是占據一座空營,可在短短一頓飯的功夫,就以區區千人控制了一座大型邊寨中各處的戰略要地。如果這是事先設下的陷阱,只要埋伏起來的伏兵稍作遲疑,便再也來不及動了——在旗幟全數升起之前,如果受到進攻,宋人或許會弄得手忙腳亂,但在此之后,就無人能撼動得了宋軍對胡谷寨的占領了。
僅僅一頓飯的功夫啊。
耶律乙辛的嘆息聲大得讓身后的蕭十三和張孝杰都聽得一清二楚。
他手底下的精銳本部也做不到這一點——并不是說從契丹各部和一部分異族中選擇的精兵在實力上有所缺陷,而是他們在城防工事上的認識太過淺薄,無法像宋人一般用最快的度控制一座城市。
但這是耶律乙辛的本部,絕大部分遼軍,不僅不了解攻城時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也缺乏足夠的實行能力。
差距之大,讓人怵目驚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新津县|
临漳县|
高邑县|
永吉县|
衢州市|
镇原县|
新田县|
郧西县|
中卫市|
武冈市|
昆山市|
麻栗坡县|
百色市|
常山县|
林西县|
垫江县|
集贤县|
忻城县|
班玛县|
邮箱|
葵青区|
任丘市|
合作市|
乌苏市|
鹤山市|
三亚市|
宾阳县|
华安县|
新干县|
巴南区|
蒲江县|
西乌|
济源市|
张家口市|
武安市|
耒阳市|
葫芦岛市|
金秀|
灵寿县|
玉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