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蕭十三和張孝杰匆匆趕上寨墻上的望樓。 千里鏡中,極遠處敵軍軍營的方向,宋軍騎兵率先出營,地平線上一條扭曲的黑線,就如潮水一般,向大小王莊的方向涌來。 在騎兵的保護下,宋軍的各個營寨都在向外出動兵馬。號角和鼓聲遠近相聞,一隊隊高舉旗幟沿著寨前的道路開始向大小王莊進。 看到這陣勢,完全可以確定宋軍大舉進攻在即。 蕭十三左手緊緊地攥住了拳頭,宋人的囂張氣焰讓他心中猶如一團火在燒。右手隨即拔劍出鞘,點兵出營。 宋人既然來攻,就給他們一個痛快好了! “不對!”聚將鼓剛落,張孝杰身邊的一個親兵趕來拉住了準備出陣的蕭十三,“宋人好像在扎營。” 蕭十三此時剛剛將他的帥旗打起,聽聞此事直接就從馬上翻下來,三步并作兩步,一下就搶上望樓,拿著千里鏡望著宋軍的方向。 離開營寨的幾萬宋軍,就在出寨后兩里多的地方開始列陣,中軍本陣從官道一直延伸到兩端的田地中。就是先一步出來的宋軍騎兵,也沒有跨過兩邊營壘的中間線,而是在本陣外圍巡游護持。 而就在本陣之后,大約有上千人的樣子,圍出了一個很大的區(qū)域。在五六里的距離外,具體的細節(jié)依然看不太分明,可那么宋軍聚在一起打算做什么,老于兵事的蕭十三和張孝杰就算是模糊的一瞥,也是立刻就看明白了。 蕭十三的臉頓時紫脹起來,血涌上頭,“韓岡那個措大欺人太甚!” 宋軍這是擺明了欺負遼軍不敢硬拼、不善守御的弱點,就打算列寨以待,一步步將營壘修到大小王莊的鼻子底下,而不是將營地一鼓作氣的攻下。 這樣手法其實跟攻城差不多。尋常攻城,如果不能一鼓作氣登城的話,就會在離城池稍遠的地方設立一座主營,然后再于城池近處設立一座小營,也就是前進營地。這樣才能保證攻城時不會在前往城下的過程中受到攻擊,同時也能保證大軍在休息時,不會被守軍的出城偷襲所驚擾。除非是實力相差懸殊,否則不會直接將兵力放在城墻底下。 宋人這就是采取了這種手段,不斷的壓縮雙方營壘之前的空間,然后逐個修筑前進營地。今天前進兩里半修一個營寨。明天再往前兩里半修一個。第三天就不用走了,出營就到了大小王莊的寨墻底下。 這對蕭十三當然是不可接受,宋軍要是在眼皮下扎營,那時就是想走都來不及了。可如果遼軍要破壞,那么就要從正面去沖擊宋軍的軍陣。 宋軍看起來是完全有自信抵擋住他的攻勢,并將陣后的營寨給建立起來。如果換在過去,宋人如此自大,蕭十三肯定會嗤之以鼻。可宋人既然能修出一條百里長的軌道,一夜運兵數萬。他們現在在戰(zhàn)場上修筑營壘,必然是有其依仗,又怎么可能是自大之舉? 蕭十三為此咬牙切齒。 宋軍縱然是在立營,可兵馬就在近前。要是現在當面撤退,宋軍的騎兵立刻就能追過來,絕不會讓他順順當當的回代州。 進攻不能,撤退也不能,進退兩難之下,蕭十三一時之間不知該做什么的好。 他手上別看有幾萬人馬,但能與他共患難的一個也沒有。 如果宋軍換個不那么靠譜的主帥,蕭十三當然有信心能率領著一群各自異心的隊伍獲取勝利。可如今面對的是南朝中為數不多的幾個擅長兵法的統(tǒng)帥,蕭十三缺乏獲勝的自信。即便能取勝,也得付出慘重的傷亡。 這樣一來,他根本就沒辦法向耶律乙辛交代,傷了部族軍,他肯定要負責,損傷了尚父派來的宮分軍,壓制下面的部族,就更難交代。至于拿著自己的根基去換取勝利……他蕭十三還沒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