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20)-《宰執天下》
第(1/3)頁
【終于是趕在六點前了。】
府州知州折克行自奉命出兵之后,先遣了族中的精銳子弟兵橫穿云內山【今云中山】,走云內口去救援忻州——這是韓岡之前所吩咐的,不過比韓岡預計的還是遲了點,畢竟道路不好走——而他本人則是率領主力徑直出了國境,向東北攻下了神武縣,打算由此再轉往代州——其重新入境的位置正好是在忻口寨背后,本意也還是救援忻州。
并不是折克行不想跟著折克仁走同一條道路。可軍中的人數越多,受到地形地勢的限制就越大。六七百的有馬步人能利用的山道,數千近萬以步兵為主的大軍則只能望而興嘆。
比如長江、黃河千萬里長,其間野渡無數,小股兵馬很容易越過去,但真正能供大軍橫渡的要津也就那么幾處。要不然,歷史上沿著江河的幾次有名的會戰,也不會集中在為數寥寥的渡口之上。黃河的白馬、孟津、風陵,長江的采石、瓜州,都是這樣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大渡口。
同樣的道理,橫穿云中山的云內口小道只帶了一個指揮的折克仁走得了,帶了近萬兵馬的折克行卻走不了。云內口向西可通憲州靜樂,向北則通寧化,只是山路崎嶇,難以快通行。麟府軍大隊人馬走此路,不僅耽誤寶貴的救援時間,運氣不好被遼軍堵住山口,餓死在山間都有可能。所以他直接就攻向了遼境。
神武縣是西京道朔州轄下武州州治,是古長城內側的道路要沖。若古長城一線還在中國控制之下,神武縣必然是囤積重兵的所在。經由神武縣,是河外至代州最近的道路。
“折府州已經攻占了神武,古長城以內的遼賊被清逐一空。只是接下來想要聯絡上,就得盡快拿下崞縣邊境上的四座軍寨。”黃裳指著沙盤上沿著山勢一字排開的標識一一說道,“樓板、石趺、陽武、土墱。”
代州北面的國境線上通往遼境的谷路大小四十四條,故而緣邊共設十三寨,都是正當川谷之口,以‘控胡騎走集’。其中最適合大軍行動的路線,自然就是防備最為森嚴的路線,也就是西陘寨和雁門寨。不過那邊是直通朔州,而從武州神武縣過來,則是樓板、石趺、陽武、土墱這屬于代州崞縣的四座邊寨。
“土墱寨就是舊年張文定公【張齊賢】大敗遼賊的地方吧?”留光宇問道。
“正是。”章楶道,“君子館慘敗后,也就靠了張文定公才挽回了一點顏面。”
提起張齊賢,韓岡就想起當年張方平的話來。
當年張方平對當今天子胡扯宋遼大小八十一戰,‘惟張齊賢太原之戰才一勝耳’。說的正是張齊賢所指揮,最后斬兩千的土墱寨之戰——不過當時張齊賢是代州知州,而不是并州太原。
“那幾座寨子還沒被燒掉?”留光宇又問。
“四座寨子都沒被燒掉。”章楶說道,“遼人大概是準備留在手中,以守衛神武縣。要是遼人燒了寨子,這一回折府州就能直接領兵進代州了。”
緣邊十三寨中的大部分,之前都在陷落之后直接給遼軍燒了——有了忻口寨和石嶺關,后方不在主道上的軍寨留著對遼人也沒有意義,而失去了忻口寨和石嶺關,留著那些寨子在手同樣也沒有意義——燒了之后,宋軍即便將之奪還,也要多年經營才能重新修建起來。一開始就存了以代州換西平六州的遼人,會這么做是理所當然。雁門和西陘寨被毀的消息,就在兩天前傳到了忻州這里。
“但丟了忻口寨之后,那四座寨子遼人也守不住了。”折可大跟著說道,“肯定會放棄的,現在多半已經燒了。”
章楶抬頭對韓岡道:“蕭十三不正是希望我們能追著趕去代州城下?留著四寨在手,反而會亂了計劃,蕭十三不至如此不智。”
“不錯。當是如此。”韓岡回應了一句,又低頭注視沙盤,同時聆聽幕僚們的議論。
如果遼軍堅守忻口寨,想保住代州全境。那么必然會守住崞縣四寨。而蕭十三現在干脆了當的放棄忻口,崞縣四寨也不可能去守了。說起來也有折克行的功勞在。沒有他們出現在遼軍背后,蕭十三也許還不會下定決心。
“不過遼人放棄之前,肯定會大肆破壞一番,不會那么輕易就讓官軍利用道路。”秦琬提醒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长丰县|
云和县|
额敏县|
万荣县|
固阳县|
永清县|
大足县|
日照市|
藁城市|
丰宁|
射洪县|
柘城县|
琼中|
梁平县|
大名县|
桃园县|
元阳县|
德州市|
丰台区|
牟定县|
武清区|
昌乐县|
张家川|
大田县|
哈密市|
百色市|
都兰县|
上饶县|
广元市|
梁山县|
长宁县|
叙永县|
兴和县|
哈巴河县|
孝义市|
依安县|
涟水县|
荣昌县|
清新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