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岡奉詔來到崇政殿的時候,兩府宰執(zhí)都到齊了,還有兩位翰林學士也在。兩府不必說,玉堂離崇政殿也比太常寺的衙署要近,自然是能先到一步。 就在韓岡前后腳,御史中丞李清臣也趕來了,軍國重事事關(guān)重大,若事到中途,言官拆臺可就麻煩,自是要一同商議。 只是皇后還沒有到。韓岡向各位同僚點頭致意,來到自己的位置上。心里猜測著,大概是在福寧殿耽擱了。這是常有的事,之前就很常見,自從天子能動一下手之后,皇后遲到的次數(shù)便更多了。 這些天來,趙頊對朝政的干預比他病勢的起色遠遠要大得多,依然只是能動動手而已,可對大小政務(wù)乃至人事安排,差不多都要插上一手。宰輔們基本上都是聽之任之,只是互相之間的聯(lián)系越得緊密了起來。 最新的消息,所有人都聽說了。崇政殿中的宰輔們神色如常,至少他們都有了心理準備。在種諤于決戰(zhàn)中擊敗了遼軍之后,拿下興慶府就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失敗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出什么意外。 在官軍已經(jīng)與遼人大戰(zhàn)數(shù)場之后,沒人希望種諤在興慶府城下吃虧。如今的局面,只有戰(zhàn)果越輝煌,之后與遼人交手時就越占優(yōu)勢,就越容易恢復和平。若種諤沒能攻下興慶府,那樣的局面下,想要收拾殘局可就越的難了。 等了一陣,皇后卻仍不見蹤影,各人心中都有些不耐煩起來。在崇政殿上,并不方便交談,擠眉弄眼的丟眼色則更難過,換作是在外閣等候倒是省事了。 皇帝該不會是跟皇后爭起來了?韓岡想著,否則應(yīng)該不至于半天也不見有個消息。向皇后對宰輔們很尊重,過去從沒讓人空等過這么長的時間,至少應(yīng)該來人傳個口信才是。 幸好在崇政殿中,大臣們是有座位的,至少還不會累著雙腿。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宰輔們眼神中的煩躁越來越重。亟待他們處理的事務(wù)一個時辰就能堆滿一張桌子,他們可不是兩府門外等待拜謁的小官,能有空一坐一個白天,他們是與天子共治天下的重臣,哪有這份閑空浪費在等人上?兩府、烏臺、學士院,哪個不是事務(wù)繁劇,讓人忙不過來。韓岡的工作雖輕松,但《自然》第一期馬上就要刊印,最后的校訂還等著他呢,也一樣沒時間空耗。 韓絳和王安石交換了一個眼神,一齊站了起來,皇后久久不至,平章和相都有這個資格去催促。 不過兩人剛剛起身,宋用臣就匆匆而來:“皇帝有旨,宣眾卿至福寧殿議事。” ‘果然出問題了。’韓岡心中一念閃過。 天子相邀,群臣立刻動身。王安石、韓絳領(lǐng)頭在前,宰相、樞密、參知政事魚貫而行,韓岡走在薛向的身后,李清臣、蒲宗孟等三人則更后一點。 “這一回種五連興慶府都給奪了,耶律乙辛定然是不會善罷甘休了。”薛向跟韓岡邊走邊說,“真的要做好準備了。” 章惇耳朵尖,回過頭來:“不早就計議好了嗎?還有什么可說的。這七八天來,京城出去多少軍械?” 前幾天在種諤報捷之后,朝廷也做好了準備,神臂弓上弦機出產(chǎn)一天三五十具,天天都有運送軍械的大車一并裝了,一路北門往河北方向去。而且軍器監(jiān)還組織了一批工匠,帶著圖樣去河北,打算就地打造。 “就怕官家為奸人所惑啊,之前也不是沒有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