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種樸和種師中之前就聽說了。這個捷報在兩天前,決戰(zhàn)中擊敗的遼人消息傳來后,更是就已經(jīng)可以預(yù)計到了。 他們齊齊躬身一禮:“恭喜宣撫立此殊勛!” “非吾之功,這可是令尊的功勞。”呂惠卿搖頭對種樸道,嘴角間的笑意寫滿了諷刺。 種樸道:“全托宣撫運籌帷幄,方有家嚴(yán)之功。” 呂惠卿笑容中的譏諷更重了。又說了幾句,便示意兩人退下,而臉色也隨即陰沉了下來。 對于呂惠卿這樣的人,無能二字比任何罪名都讓他不能接受。事情到了這一步,與其認(rèn)下一個御下不嚴(yán)的責(zé)任,成為士大夫中的笑柄,還不如行險,將所有的責(zé)任都擔(dān)下來。理所當(dāng)然的,擊敗遼人的功勞或者說罪名也會落到他頭上, 來到溥樂城之后,呂惠卿毫不掩飾對種樸、種師中的看重,就是基本上被撇到一邊的李清也大大的夸獎了一番。 縱然心中恨不得將種放、種世衡在終南山的墳都給刨掉,可呂惠卿仍然帶著寬和的笑意,進(jìn)城第一天就將小小的溥樂城巡視了一遍,第二天還去了不遠(yuǎn)處的耀德城走一趟。 現(xiàn)在這一番布置總算有了一點成果,不論承不承認(rèn),大宋開國以來,第一例從遼人手中奪回土地的功勞,就是他呂惠卿立下的。 只是心中的窩囊氣,卻怎么也揮之不去。 ‘大不了降罪去南方,以我的身份翻身也就是幾年間的事。日后一旦舉兵伐遼,又有誰能阻我呂惠卿回朝……功勞就是功勞!’ 呂惠卿安慰著自己,心中卻仍是咬牙切齒。 “樞密。”一名幕僚突然遞上一份文稿。 只看了一眼呂惠卿就看出來了,這是前幾日整理出來的記錄守城經(jīng)過的奏報。呂惠卿為了表面上做的圓滿,這些天來都是露著一張笑臉做事,心中夠窩火了,沒心思聽種家的子侄自吹自擂。前幾日就收到了這份記錄,可他只是看了一下傷亡數(shù)字和斬獲的功勞,剩下的文字連瞥都沒有瞥一眼。 可是被翻開來的這一頁上,由幕僚畫出來的幾個字頓時吸引了呂惠卿的目光:“火箭?飛火槍?” 作為軍器監(jiān)的創(chuàng)立者,呂惠卿對任何一種新式兵器都有著足夠的興趣和好奇心。 “東西在哪里?”他問著幕僚。 {飄天文學(xué)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