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恐怕有些難。前面大半個賽季也沒能將積分拉開。如今還剩下五輪,只要敗上兩場,季后賽可能就沒有機會了。”何矩嘆了一聲,“今年城西廂這邊的球隊,進步度太快了,” “這樣才好看。”韓岡笑了笑,并不為自家的球隊擔心,“可惜在賽馬場這邊看不到今天的球賽,要是能在一個賽場中比賽就好了。賽馬場這么大,放一支蹴鞠隊進來也沒什么。。” 蹴鞠聯(lián)賽的季后賽還沒開場,但常規(guī)賽已經到了尾聲。今天韓岡得閑,看一場蹴鞠比賽其實也不錯,正是賽況白熱化的時候,只是韓岡更想看一看賽馬,故而才帶了全家到賽馬場這邊來。若是能同時看到不同的賽事會聚一堂,感覺會更好。 “兩邊的總會天天打嘴仗,誰為主誰為次?哪邊都難讓步啊。”何矩則嘆道。 韓岡搖頭,就他所知,蹴鞠和賽馬兩個總會的關系的確是很惡劣,雖然比賽類型完全不同,但面向的人群相似,很有些瑜亮之爭的意思。 又是一輪比賽結束,歡呼聲猛然間從觀眾席上爆響起來,隔壁包廂里也不像前一場比賽后那么安靜了,看起來這一回不是冷門。 聽著隔壁歡呼雀躍的跺腳聲,還有從窗口傳進來的聲浪,觀賽的上萬人似乎都陷入了狂熱之中。韓岡也不禁再想,到了午后的更高級別的場次,這樣的氣氛不知還會如何熱烈。 東京百萬軍民,來此觀賽的有萬人之多,一百人就有一名。雖然比不上蹴鞠聯(lián)賽比賽時,一個坊中的男女老幼全體出動,為本坊的球隊加油助威;也比不上兩年前開始,金明池畔天子駕前爭標大賽的盛況,但在絕對數(shù)目上,也是足夠驚人了。 東京城龐大的市民階層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沉迷于兩項賽事之中,這項產業(yè)所吸引的財富,也是一個讓人驚駭,也讓人趨之若鶩的數(shù)字。 單純的農業(yè)社會,支撐不了這樣的比賽。大部分農村,只有一年一度的社賽和年節(jié)時,才有百戲、雜劇或是賽事之類的活動。只有大型的城市,大量的人口和財富,才會有組織化的體育比賽。 或許這就是在工業(yè)革命的進程之中附帶的成果了。在棉布的生產上,紡紗機和織布機的運用,大批雇工的出現(xiàn),使得整個棉紡織業(yè)已經開始半工業(yè)化,與此同時紡織技術也開始向絲織業(yè)擴散。隨著技術的進步,思想會轉變,社會會變革,文化風俗也會相應的生變化。文化和娛樂,越是能普及到民眾,就代表著社會的文明程度就越高。 新式的生活方式,會逐漸改變了男耕女織的傳統(tǒng),當然不會受到普通士大夫的喜歡,賤視工商的思想仍是文人中的主流。但變革的潮流是無法抵擋的,隨著工商業(yè)逐漸達,行會的實力也在逐漸加強,市民階層更是在不斷擴大,他們需要一個與他們相配合的社會文化。 這是韓岡所期待的變化。 一場場比賽讓時間過得很快。 韓岡留著何矩說了一陣話之后,就打他出去做正事了。順豐行的京城大掌事還是很忙的。何矩中間只是在午飯時親自領人送了一個豐盛的席面來。 但到了午后時分,何矩臉色難看的匆匆來見韓岡。 “端明,出事了。”何矩臉色鐵青,“今天行里的比賽上出事了,兩邊球迷打起來了……死了人!” &1t;a href="" target="_b1ank">.piaotian.p;quot;></a>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