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宰執天下》
第(2/3)頁
說歸這么說,但其實程門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從韓岡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韓岡的聲望,來自于一樁樁功績的累積,他的威信,來自于一名名百姓受到的恩惠名望越重,說話的份量也就越重,他所主張的理念,愿意去學習的人也就越多
韓岡編寫的meng書,在關中的meng學中已經開始推廣教人識字、明義的有三字經,數算的有算術,講述天地萬物的有自然,從頭到腳全都是氣學的影子等到這些小學生們長大成人,還會有多少人能接受其他學派的觀點?
學靠著王安石的權威,成了朝廷主張的顯學就算其他各家學派,想要去考進士,都必須學習三經義但學如今的地位,靠得還是黨的地位,當朝政不再由黨來掌控,學當然也就被斷根了
而氣學,上有韓岡護持,下有關中meng學不斷培養出識字,加上橫渠書院中出來的士子,由于有治事之材,只要運氣不差,入官之后,肯定要比只通經義和詩賦的官員受重用
如果要與氣學一較高下,就必須盡快了否則等氣學聲勢大起,就會變得跟如今的學一般,壓制所有的學派而且以氣學如今深植根基的做法,一旦盤踞下來,便再難動搖
“不用擔心”謝良佐走到游酢身邊,“且不說氣學如此聲勢,必惹得黨視其為眼中釘就是只憑我程門一脈,日后約期辯經,也定然能拿回一場大捷來”
……………………
江寧府的夏天一直都是以炎熱著稱,不過城外鐘山邊上,有著徐徐山風,倒也不是那么難耐
王安石坐在道邊的一方青石上,面前一副棋盤,對坐一名道士,兩頭干瘦的老驢在旁邊啃著青草,一株老槐蔭蔭如蓋,為他和弈棋的對手遮擋著火辣辣的陽光
山風徐來,卷走了炎炎暑氣王安石一身道袍,對面的又是一個老道,兩人都是木簪芒鞋,身上看不到任何飾品,看起來就是兩個普通的道人——應該說是窮道士——在路邊下棋
山林下的道路時有行人往來,從他們的身邊經過,最多也就瞥上一眼兩眼,都沒人注意到坐在道邊石頭上的,有一人是曾經執掌天下政務、權勢赫赫的名相
“前些天怎么不見相公出來?可是貴體有恙?”李叔時在棋盤上落了一子,隨口問道
王安石專注著棋盤上的黑子白子,漫不經心的回道:“病倒沒有,困于文牘而已”
李叔時抬起頭:“是相公這幾年在寫的那本書?”王安石這幾年一直在琢磨著訓詁字義,這一點李叔時與其下棋聊天時多多少少也聽了一些
“已定名做”王安石點了點頭,隨手落了一子
其實這個書名王安石很早就確定下來了,脫胎于《說文解字》,在跟親友交流的時候,因為尚未成書,卻是沒有公開的將書名附上依照書名來看雖說是解字,但內容卻多為訓詁,又兼論音韻,儒門小學中的文字、音韻、訓詁三個門類卻占全了不過小學本是一體,皆是經學之本,提到其中一個,就少不了帶出其他兩個
早在英宗仍在位時,王安石就開始撰寫本書,到了一年前才有了初稿他將初稿分抄了寄給幾個功底深厚的親友,讓他們品鑒指正他人的回信皆說好,可就是二女婿最不客氣,直接就說是刻舟求劍可也多虧了韓岡那個好女婿,讓王安石對幾處不合人意的地方也做了些修改這一回一出,學的根基也就穩下來了
李叔時聞言拱了拱手,“哦那可真是可喜可賀相公才學冠絕當世一出,先儒傳注當讓出一頭地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片|
沙田区|
宜章县|
富川|
凤翔县|
凤翔县|
连城县|
盐城市|
湟中县|
通海县|
沅陵县|
莱西市|
哈密市|
柳州市|
洮南市|
盐亭县|
二连浩特市|
静乐县|
道孚县|
梅河口市|
攀枝花市|
吐鲁番市|
常熟市|
遵义县|
博乐市|
淮北市|
岳阳县|
波密县|
宜良县|
堆龙德庆县|
甘德县|
格尔木市|
镇原县|
双柏县|
阿勒泰市|
罗甸县|
京山县|
黄山市|
克拉玛依市|
西宁市|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