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半年不見,王厚的形容有些憔悴,一應佩飾全都沒有攜帶,連前年上京時天子特賜的金帶,也換成了黑色的牛皮帶。與意氣風、衣著鮮亮的王中正有著鮮明的對比。 看到王厚如此,王舜臣神色黯然。 當年提拔起自己,一同為收復河湟而努力的王機宜已經不在人世了。熙寧二年相遇,受其青目,韓岡、趙隆還有他王舜臣,一一被舉薦入官。由此拉開拓邊西北的序幕。十年之后,大宋甚至都已經收復了甘涼之地,玉門關內,皆為漢土。 這十年間,西夏日趨衰弱,直至今日滅亡,就是從河湟被大宋占據(jù)開始,可惜當年以微官上書天子的王韶,沒有看到西夏亡國的這一天。 與趙隆一起站起身迎接兩位高官,王舜臣低聲嘆了口氣,“王樞密真是可惜了,再過些年都能當相公的。” “誰說不是呢。”趙隆也陪著嘆了口氣、 其他王韶提拔起來的官員,或許只是為失去一個靠山而遺憾,但王舜臣和趙隆兩人當年跟在王韶身邊的時候,經常得到王韶教授兵書戰(zhàn)策,以及史書上的戰(zhàn)例,乃是有著師生之誼。 王舜臣和趙隆心情沉重,但王中正已經大笑的走過來。在軍中久了,王中正一個閹人也有武將的性子,高聲沖著王舜臣道:“看看,這不是我們的王破虜嗎?!” 王舜臣向王中正躬身一禮:“末將本是罪臣,若非都知青眼,末將還是一介待罪之身,更不會有今天的光榮。” 王中正笑道:“還是王舜臣你本身能領軍,換個人也難有這樣的功績。” 王厚也道:“漢唐開西域,自吐蕃破唐,占據(jù)甘涼之后,除了曇花一現(xiàn)的歸義軍,這還是漢人的軍隊第一次重臨玉門關。” 王舜臣上前半步:“樞密的事,在下是在甘州時聽說的。還請節(jié)哀順變。” 王厚神色一黯:“多謝了。” 王中正嘆道:“襄敏公英年早逝,乃是國家和朝廷的不幸。若有襄敏公坐鎮(zhèn)朝中或是陜西,這一戰(zhàn)絕不會如此艱難。” 王厚向王中正欠了欠身,“多謝都知之贊,王厚代先君愧受了。” 王中正擺了擺手,“朝堂諸公中,立有不世奇功者唯有襄敏公一人。這一次戰(zhàn)局不順,天子第一個想起來的也是襄敏公。什么樣的贊語都是當?shù)闷鸬摹!? 趙隆恭謹?shù)恼驹谕跛闯忌韨龋痪湓捯膊欢嗾f。王韶剛剛病逝,王厚論理是該回鄉(xiāng)居喪三年。但他是邊臣,正好又是戰(zhàn)火正烈的時候,朝廷照慣例下文奪情。并依舊讓他同時主政蘭州和熙州,處置軍政之事如平日。不過要不是因為王舜臣的緣故,喪父不久的王厚甚至不會參加酒宴。聲色之事,更不方便在他的面前多提了,胡女、內媚的話,那是一個字都不能提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