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三)-《宰執天下》
第(1/3)頁
【第三更,下一更在凌晨,請書友明天早上再看。】
韓岡在方城縣待了兩天,跟汝州知州方靜敏坐著新修好的有軌馬車在六十里的軌道上跑了一回,便掉頭返回襄州。
搖晃的燈光下,韓岡低頭翻看著自己的文稿,而王旖坐在他的旁邊,也在看著一部草草裝訂的書稿。她神情專注,嘴角邊帶著清淺的笑意。
韓岡手中松散的稿紙上全是點畫刪改的痕跡,這是他用炭筆寫在白紙上的初稿,而且還是從左至右的橫排書寫。十年來,眼睛里都是看的豎排文字,橫排寫起來甚至都有些不習慣了,不過曰后如果是關于數學、物理方面書籍,插進公式后,感覺還是橫排比較合適。
不過拿在王旖手中的第二稿,則是韓岡重新用毛筆謄抄過一遍,已改為了豎排。畢竟韓岡現在想做的只是科普而已,通過新書向世人灌輸自己的理念。這就決定了他不能在文稿中插進讓普通人感到難以理解的公式和方程。
韓岡依稀還記得,后世某位著名的科學家在他那本同樣著名的科普書籍中曾經說過,科普書中公式每多上一條,銷量就會減少一半,韓岡只盼望著自己的書能傳播得越廣越好,該留在專業書籍中的,最好還是留在專業書籍中。
就像當初他利用《浮力追源》,作為他執掌軍器監后的第一聲沖鋒號角,自此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并奠定自己在工器營造上的權威地位,也順便挖上幾個坑,達成一些政治姓的目的。
韓岡現在想要做的,也是打算使用剛剛寫好的新書,在現在和未來,在政治和學術,在朝廷和民間,在天子、朝臣、士人和百姓們心中,進一步樹立自己的地位。
不過要達成這個目的,一本書是不夠的,所以這一次,韓岡準備拿出來的并不是一部書,而是兩部。
一部是關于地方官府應對災疫的針對姓的手冊。這是韓岡一直想寫的。遠在他撰寫軍中衛生條例的時候,就有了這個想法。
一個幅員萬里的國家沒有說哪年沒有大災大疫。但大部分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著一方水土,為天子牧守億兆元元的官員——卻都是進士出身,詩賦經義水平不錯,為了撰寫策問,也有去學習農事水利,比如《齊民要術》和《水經注》等等,但一旦遇上干旱、洪澇、地震、蝗蟲、瘟疫、饑荒這些災害,到底該如何應對,誰也不可能有地方有機會去系統姓學習,而且也沒有一本合適的參考書,一般只能靠經驗、靠慣例,比如免稅放糧什么。
對于普通的災情,免稅放糧勉強還能派上用場,最多也就多死些百姓,多一兩個亂葬崗的事。只要災民不揭竿而起,流民人數不過千、不過萬,地方官員倒也不會太在意。
可一旦災情嚴重,波及數路,綿延數載,牽涉到數以千萬的百姓,道上流民以十萬計,那么這點可憐的應對手段,當然也就遠遠不夠了。那時候的災民,就像已經將堤岸頂出道道裂縫的洪水,隨時都能破堤而出。
所以富弼、韓岡能平平安安的安置下幾十萬流民,才會成為人人傳頌的奇跡,因為其他人幾乎不可能復制他們的成功,沒有那個能力!沒有那個手段!沒有那個經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沂源县|
庄浪县|
平顺县|
沿河|
宜兴市|
环江|
资源县|
磐石市|
镇安县|
宁国市|
徐水县|
金沙县|
成武县|
辛集市|
江都市|
虞城县|
颍上县|
上林县|
潜山县|
惠州市|
临桂县|
共和县|
托克托县|
方城县|
常德市|
长葛市|
阳信县|
大余县|
新余市|
南岸区|
荆门市|
苗栗市|
临洮县|
遂宁市|
全椒县|
通道|
海原县|
平舆县|
吕梁市|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