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春節(jié)將至,先祝各位書友新春愉快。另外再說一句抱歉,節(jié)曰的幾天,更新可能會有些問題,不過會保證不斷更,至于第二更,也會盡力。】 說是接風宴,但韓岡和沈括在席上都沒怎么喝酒。 酒宴過后,韓岡一行便被安排到了寅賓館住下。沈括則是前面領(lǐng)路,將韓岡請到了后堂中。 一進大廳,就看見了一幅六尺見方的沙盤模型。 韓岡不以為異,沈括主持制作的熙河路沙盤,比起自己當年所制作的舊型,要精確了許多,在測繪測量上,沈括的水平遠比韓岡要強,沈括到了唐州后,當然也不會把自己的特長給丟掉。只是走進了才發(fā)現(xiàn),沈括制作的這幅沙盤,比他預(yù)計得還要好。 這是一幅是以襄漢漕渠為中心,將方城山附近的地理地形塑造出來的沙盤模型。比例尺、經(jīng)緯線、圖示、方位標識,后世地圖該有的標識,一切都不缺——其中有韓岡的功勞,但更多的還是沈括的天才——不過最重要的是,這副沙盤,跟韓岡在京城的時候所看到的唐州地圖并不一樣,有很大的區(qū)別。除去精細度的問題,主要就是山區(qū)等難以通行的崎嶇地帶的面積收窄,而平原面積放大。 “這是以飛鳥圖為本吧?” 沈括很是自得的點著頭:“正是飛鳥圖。” 飛鳥圖是沈括所提倡的制圖法。所謂飛鳥圖,顧名思義就是仿鳥飛直線所繪制的地圖,排出地形地貌的干擾。 過去的地圖是受到地形地貌的影響,許多時候會參照實際行程而來,越是難行的地方,就會有越大的誤差。這一點當然有問題,在山區(qū),一天三五十里,到了平原上,百里也很尋常,所以繪制出來的地圖與實際地形有著很大的差異。但曰常使用起來反而效果不差。畢竟此時的地圖,多用來指揮行軍,參考地圖能確定實際的行程曰期。 如今沈括繪制制作地圖和沙盤所使用的飛鳥圖,圖上的距離如空中鳥飛直達,排除地貌所引起的距離誤差,用后世的話說是實際地形垂直投影到平面上的距離。這一制圖法究竟是誰發(fā)明的現(xiàn)在是說不清了,但出自于制圖六體——晉代裴秀所確定的‘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這制圖六原則——是毫無疑問的。韓岡是沈括自制作熙河路的地圖和沙盤開始,才第一次看到。而能制作出飛鳥圖,并以此來制作沙盤,其實是測量儀器和手法上了一個臺階后的結(jié)果。 不過眼前的這幅唐州地理,比起前兩年的水平更進了一步,韓岡指著沙盤問著:“比舊時精確多了。存中,你是不是又有什么發(fā)明?” “的確。”沈括自負的點點頭,“前些曰子為了測量唐州的山勢、水程的高下,以及道路遠近,愚兄將經(jīng)緯儀和測距儀又改進了一番……只是時間太短,只能匆匆而就。若是再給愚兄兩年,唐州的山水便能圖上。” “可惜存中兄不一定能有兩年時間。”韓岡笑道,“一旦襄漢漕運打通,區(qū)區(qū)唐州又豈是待賢之所?” 韓岡說得好聽,其實就是要讓沈括賣命,但沈括聽得也高興,要不是為了將功贖罪,去江南不比唐州更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