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文法,就是成文的制度、規(guī)條,是讓一個國家正常運轉(zhuǎn)的基石。 如今國中通行的刑統(tǒng)、疏律是文法;禹貢中的‘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也是文法。 契丹、黨項建立遼國、夏國,都是從設(shè)立文法——創(chuàng)造成文的官制、法律開始。 一旦擁有了文法,就代表一個蠻荒部族,變成了擁有了秩序的國家,從野蠻走向文明。 對于中原王朝來說,單純的蠻部帶來的威脅,最多也只是搔亂而已,僅僅癬癩之疾。但有了文法之后,一個新興的國家可以不斷吸收周圍的部族和人民,擴張自己的勢力,對于中國的威脅,往往要大上幾十倍、幾百倍。 從歷史也好,從現(xiàn)實也好,明證處處可見。 當初吐蕃贊普唃廝羅正是在青唐王城訂立文法,讓宋廷一直深以為憂,直到唃廝羅父子相攻,這才放心下來。 而熙寧初年,朝堂上關(guān)于是否要開拓河湟的爭論,其中贊成派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董氈、木征開始在河湟訂立文法,可能會讓青唐地區(qū)變成下一個西夏。 有了遼國、西夏兩國持續(xù)帶來的威脅,大宋對于周邊的部族極為警惕,毀滅交趾的秩序,將混亂帶回交州,讓交趾從一個有著文明的國家,變成蠻部聚居的土地,對大宋百無一害。朝堂上或許有雜音,但在天子和兩府之中,沒人能拿著仁義二字來責難韓岡的行事。 這個道理兩個幕僚都明白,但李復還是很難適應(yīng)韓岡的改變。在京城的時候,韓岡雖然不是滿口仁義道德,但也不會將數(shù)十萬人處以肉刑的事輕描淡寫的不當一回事。溫文爾雅的討論經(jīng)傳上的文字,但到了廣西之后,張口就是血淋淋的話語。 “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崩顝鸵呀?jīng)忘了韓岡的身份,只把他當成了書院中正在辯論經(jīng)義的同窗,“交趾朝堂上下的確是罪不可恕,而交趾百姓何辜,何不以仁恕之道教化之,曰后以為大宋子民?” “仁者,人也?!碧K子元冷硬的聲音從門外傳入,隨即邕州知州踏進房來,“化外蠻夷,無異于禽獸之屬,豈能與華夏子民一視同仁?交賊入寇,三州生靈涂炭,十萬大軍,家家戶戶皆有出兵。事涉謀亂,本就是要株連九族。只用刖刑處置男丁,已是仁德無比了?!? 蘇家闔門死難,連同五萬邕州百姓同遭兵焚,蘇子元眼中的恨意滔天,連忙跳起來迎接的李復、陳震甚至不敢直視,只能低頭行禮。蘇子元代表邕州百姓要交趾血債血償,誰能反駁? “撫有蠻夷,前提是恭順。若是不順,自是雷霆萬鈞。”韓岡也在配合蘇子元,“交賊犯順,上下同罪,判罪也自當一同。” “只是若行此法,恐交人頑抗到底,不肯降伏?!? “不妨事的。”咧嘴笑起來的韓岡在油燈的暗弱光芒下,露出的幾顆白牙森森的泛著寒光,“比起化夷為漢可要容易多了。為天下開太平,刀劍總是先上的?!彼唤橐饨桃唤坛醭雒]的年輕人,什么叫做現(xiàn)實,“教化二字,光用筆寫可不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