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章惇的眼神也變得冰冷起來,“看來還是的依著玉昆你的說法,以瓊玉相報,‘永以為好’!” …………………… 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呂惠卿帶著滿身的疲憊回到了府中。 早間崇政殿議事,為了幾條敇令,他與吳充、馮京好幾次頂了起來,最后的結(jié)果是押后再議;而等到了下午的時候,呂惠卿又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在公廨之中,也同樣少不了與人交鋒,王珪和馮京都不是省油的燈,如果有一點倏忽,就是難以挽回的結(jié)果。而到了傍晚散值后,他又去了王安石府上,直到二更天方才回來。 “大哥,你回來了。”呂惠卿回到書房,唯一還在京中任職的弟弟呂升卿正在等著他。 呂惠卿點了點頭,一下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撐著頭,滿臉的困倦。雖然要保持著宰執(zhí)官的氣度,但身體里的疲勞怎么都遮掩不住,眼袋都出來了,下眼皮泛青,一眼知道看得出他已經(jīng)有好幾天沒有好好休息了。 “大哥方才是去看了王相公吧?明天還能不能上朝?”呂升卿問著。 “多半還不行。”呂惠卿搖搖頭,“今天去了相府探視過,雖說是差不多快好了,但還要歇上兩天才行……就是多說了幾句邕州的事,才拖到了現(xiàn)在。” “邕州大捷的消息,王相公當(dāng)是昨曰就該知道了吧?” 呂惠卿道:“前天夜里,天子就讓人將捷報抄送去相府里了,畢竟是翁婿。” “韓岡的捷報寫得也是有趣。”呂升卿冷笑著:“朝廷調(diào)了兩千兵,韓岡在捷報上卻說是一千五。這空餉之事就這么捅了出來,韓岡就不怕他麾下的那些指揮使,因為這樣的小錯而丟官得罪?。” “軍中空餉的事哪個不知道,只是裝聾作啞而已。韓岡敢這么寫,是他有恃無恐,一場大捷,吳充馮京都不敢在這時候觸楣頭,誰還管這些小事。”韓岡越來越會在奏折上做文章,這讓看著韓岡從九品選人做起的呂惠卿感慨萬千,“一千五與兩千之間的差距,可不僅僅在那五百人。一個是以‘一’開頭,一個則是以‘二’起頭。兩邊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一千余人大敗十萬賊軍,兩千余人大敗十萬賊軍,差得很遠,看在天子眼里評價也是差得甚遠。你去問問外面的百姓,那種說法更合他們的口味。” “還不如寫八百人呢……”呂升卿悻悻然的說著,“前面幾仗不都是兩個指揮的官軍加上幾千歸降的蠻兵打得嗎?八百破十萬啊,不比千五破十萬要響亮得多?” “那章子厚還不得跟韓玉昆翻臉!”通過聯(lián)袂南下的這一樁事,呂惠卿已經(jīng)很確定章惇和韓岡之間有著盟約,而且關(guān)系緊密得超乎他的想象。“不把章子厚派來支援的最后兩個指揮的功勞說得大了,這一次邕州大戰(zhàn)哪有他分潤功勞的份?韓岡曰后有不少地方要聯(lián)手章惇,哪里會吝嗇幾分戰(zhàn)功。” “……章惇算是撿了個大便宜了。”呂升卿莫名難測的神色中,說不清是嫉妒還是羨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