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蘇子元靜靜的站著,沒有任何動靜。韓岡進城前的兩天,他專心處置著城內(nèi)的事務,等到韓岡來了之后,就將手上的事情轉(zhuǎn)交韓岡,再一次回到了家人所在的地方。 韓岡低聲一嘆,蘇家全家三十余口的姓命,豈在輕飄飄的一句節(jié)哀順變?轉(zhuǎn)身看著一片焦土的州衙廢墟:“沒能救下邕州,是韓岡來得太遲了。” “運使何須自責?子元跟隨運使一路南下,中間究竟有沒有耽擱,子元都看在了眼里。”蘇子元回頭露出一個凄楚的笑容,眼中盡是悲色,將懷里的小女兒抱緊,“能保住一點骨血,已是運使予我蘇家的大恩大德。” 韓岡看著他抱在懷中的小女兒,正仰著頭,默默的伸出小手上去,為蘇子元擦著眼淚。不過一年不見,相貌沒有什么變化,只是歷經(jīng)大劫,就像長大了許多,原本就是讓人喜歡的小女孩,而現(xiàn)在更是乖巧得惹人心疼。 韓岡嘆了一聲:“令尊為邕州而死節(jié)。伯緒你的全家,以及城中近二十名文武官,也一齊殉國。我已經(jīng)寫好了奏折,準備報請?zhí)熳訛榇私◤R立祠。曰后能長守邕州,佑護萬民,想必令尊泉下有知,也不會拒絕。” “……多勞運使。”蘇子元向著韓岡衷心道了聲謝,能名垂青史,對于士人來說已經(jīng)是最大的褒獎了。 “這是應該的。忠臣孝子,自當請旌以植綱常,以維風教事。光耀千古,作訓后人。” 拉著蘇子元離開了廢墟,韓岡對等候已久的一隊士兵囑咐道,“可以清理了。只是小心一點,不要傷到蘇公和家里人。” …………………… “蘇緘、唐子正、譚必、周成、薛舉、劉師谷、高卞、周顏、陳琦、丁琦、邵先、梁聳、李翔、何泌、劉公綽、劉希甫、歐陽延、王亢、蘇子正、蘇子明、蘇直溫。” 韓岡念著名單上長長的一串姓名,一個姓名,就是一個歿于王事、殉國死難的官員。輕輕放下名單,邕州城中在籍官員,都在這里,一起選擇了與城共存亡。 十四曰的月亮還不算很圓,有著小小的一個缺口。 映在杯中,也是一輪并不圓滿的缺月。 夜色已深,二月的邕州夜晚仍有一分清寒。韓岡坐在小院中的石桌邊,手上是一杯倒?jié)M的酒杯,在他的對面,同樣放著一杯水酒。只是無人共飲。 他去歲與蘇緘在京城中結(jié)識,相交甚歡,算是忘年交。比起京城中勾心斗角的官吏,與蘇緘這位外任的州官來往起來更為舒心。誰料想一別之后,原本談笑不拘的忘年之交,如今已是一縷忠魂。 寧死不屈的英雄,與他守護的城市一起消逝。 光是清理城中尸體——僅僅是露在外面的——就至少要五天的時間;將邕州城內(nèi)的廢墟清理,把所有的尸骸都尋找出來,韓岡估計至少要兩個月;而要讓邕州恢復舊觀,還不知道要多少年。 這是一座多災多難的城市。緣邊的大城,就算是位于關(guān)西的城池,都沒有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被人攻破過。家有惡鄰,這一邊的,一千多年來,交趾人所竊據(jù)的地方,一直都是中國的交州。只是到了五代才分離了出去。千年之后,又讓中國的子弟在那片土地流盡了血。 韓岡無意去考慮千年后的問題,也暫時擱置了對交趾的仇恨。只有面前一杯水酒,敬著逝去的友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