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對比起黃金滿手上的兵力,八百人實在太少了,主弱臣強。在高歌猛進的時候,固然無礙;可到了關鍵時刻,李常杰不信宋人能放心得下。要不然宋人也不會一看到自己這邊得到增援,就立刻撤離。 而宋人的反擊也就只擊潰了前軍。中軍并沒有受到沖擊。雖然士氣免不了會低落,但兵力猶存,足以壓得住宋人。只要八百宋軍無法離開昆侖關,下面的一步就很好走了。 一切還沒有脫離掌控,可李常杰現(xiàn)在卻是一臉的驚訝,“你怎么來了?” 來到李常杰面前的,赫然是宗亶。 宗亶沒有在意李常杰的失禮,徑自走了進來:“劉紀已經過了左江,廣源兵過去了一半。渡船都控制在我們手上,也就沒有什么好擔心了。倒是這邊……” “怎么,你想說退軍?”李常杰的雙眼危險的瞇了起來,其實這一路上,已經有好幾個將軍勸過他撤退,“看看外面的雨水,弓弩難以施展,山間也藏不了人。逃回去的宋軍也不可能再有力氣返身作戰(zhàn),只憑駐守昆侖關的那點兵,沖擊不了我的主帳。” 宗亶毫不動搖,揮手示意帳中的其他人都出去,質問著李常杰:“這一仗有必要再打下去嗎?” “宋軍才多少人?八百,連同黃金滿的兵在一起,也不超過五千人。我們不止兩萬,連現(xiàn)在你那邊的兵也能脫身出來,你說打不打?!” “在谷地里,兵力的差距沒有多少意義,我們也不可能攻城。” “只要繞過昆侖關去就行了,可以上攻賓州,也可以回師昆侖關下。就八百兵,宋人還能分兵嗎?還是說他們準備讓黃金滿守昆侖關?或是讓他去與繞過昆侖關的奇兵對陣?” 一開始李常杰的打算就是想追擊,如果追不上,就改成給昆侖關足夠的壓力,留在后面的那一萬人才是關鍵。過去昆侖關的幾次交戰(zhàn),從來都不是正面攻破關城,而是奇兵繞道后方,來前后夾擊。李常杰不過是打算利用兵力上的優(yōu)勢,復制這一戰(zhàn)略,他的本陣將宋軍牽制在昆侖關,而留在后方的一萬大軍,則是要走小道直接穿越昆侖關所在的這一片丘陵地帶,殺到關后去。 “那樣還要冒多少風險?宋人并不是只有八百兵!他們的援軍隨時都能趕到。” “援軍?多少?”宗亶的質疑讓李常杰難以遏制自己怒氣,連續(xù)吃了那么多虧,眼見著就要走上勝利道路的時候,宗亶竟然還反對,“他們從桂州一路南下,不休息就投入戰(zhàn)斗,能奈何得了誰?我們不是劉永那蠢貨。只要先一步拿下昆侖關或是賓州,就不用怕任何援軍!” “宋人遲早會派更多的軍隊來,不論打下的是昆侖關還是賓州城,最后都得放棄。逼得援救邕州的宋軍狼狽而逃就是贏了,他們都沒能進邕州城!”宗亶在盛怒的李常杰面前保持著冷靜,“眼下多損傷一人,抵抗南下宋軍的兵力就少上一分。這一次,來的只是援救邕州的先鋒而已,并不是討伐的大軍。等到宋軍大舉南下,要對付可就是數(shù)十萬大軍!” “要當真是數(shù)十萬大軍反而好了。”李常杰臉上的怒容消失了,一下變得平靜無波:“我問你,對大越來說,哪個更危險?是三五萬的軍隊,還是三五十萬的大軍?……我們絕不能讓宋人小瞧大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