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禮天祈民康(一)-《宰執天下》
第(2/3)頁
因為流民圖一案,以及廷對十曰后的一場暴雨,使得世人都相信韓岡有著判斷天候的本事。
京城的百姓傳說他是孫真人的弟子,所以能掐會算。而官場、士林之中,一般則是說他靠了農家出身才學到的能耐。‘吾不如老農’,‘吾不如老圃’,這是圣人說過的話,韓岡能做到并不奇怪。
反倒是現在都沒人懷疑韓岡當初是在糊弄著皇帝,那一場雨,下得當真是再及時不過。
蹄聲由緩轉急,噠噠如同響板的清脆節奏,轉眼就變成了夏曰的暴雨,暴雨一般落在了路面上。
孫永、韓岡揮鞭疾行,帶著后面的一行隨從,開始緊趕慢趕,往著青城行宮而去。
兩人都是能做事的官員,在為時一年的共事中,兩人關系相處得很是不錯,也有了幾分交情。
韓岡這一年來,在公事上得了孫永的全力支持,若非如此,幾十萬河北流民,他安置得不會這般順利。對于自己的這位頂頭上司,韓岡有幾分好感,也有幾分尊敬。
而在孫永眼中,才二十二三歲的府界提點,行事雖不為禮節所拘,可他的身上從來不見少年驟貴的驕狂,說話處事的分寸把握得恰到好處,一點也不像初出茅廬的年輕后生。
不過韓岡也不是那等棱角在官場中被深刻打磨過的油滑,要不然也不會將安置流民這個苦差事擔到身上。
韓岡在今年的流民安置上立功不小,但他在其中費了多少心力,孫永他這位站在最近處的開封知府,看得也是最為明白。換作是一般的官員,聰明的不會接手,而愚笨貪心的接下來也做不好。能如韓岡這樣安穩妥當的將幾十萬流民都撫慰安置,也只有拿富弼當年來比。
國有賢臣,為人厚道又曾是潛邸舊臣的孫永,卻是為著天子而感到高興。
青城離著開封府城并不遠,只有五六里的距離,出了城后,奔行不久就到了地頭。
從姓質上來說,將祭天圜丘包括進來的青城行宮,就跟后世的天壇一模一樣。
韓岡當然不是第一次看到天壇,不說眼前的這一座天壇,就是后世京城的那一座,以及唐朝的那處被挖出來的,他都進去參觀過。
此時所使用的天壇,和他前世在京城看到的天壇,形制完全不同,反倒是跟舊唐都城的那座很像。
同樣是圜丘,韓岡眼前的這一座上下分為四層,并非是白玉欄桿,白石臺基,而是用黃土夯筑而成,上面抹了白灰。同時圜丘一周,按照地支,有十二條走上臺頂的陛——也就是臺階。其中以正南方的一條最寬,以供天子行走。
韓岡和孫永從著側面的臺陛走上圜丘頂部。立于圜丘之上,并沒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天子祭天的這座建筑其實并不高,每層八尺一寸,加起來只有三丈多,還不及北面的行宮主殿端誠殿。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桃|
金阳县|
梓潼县|
五台县|
饶平县|
保定市|
五河县|
鲁山县|
阿勒泰市|
金乡县|
会理县|
裕民县|
涞水县|
姜堰市|
浏阳市|
陇西县|
斗六市|
连南|
张掖市|
鄂温|
平利县|
富顺县|
通道|
台湾省|
武胜县|
雅安市|
秭归县|
海宁市|
常熟市|
安庆市|
澜沧|
浦北县|
依兰县|
新和县|
乐安县|
呼伦贝尔市|
灵石县|
四子王旗|
壶关县|
彝良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