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2章 憂勤自惕礪(上)-《宰執天下》


    第(2/3)頁

    “遣使徐以道理與之辯而已?!蓖醢彩敛辉谝?,過去應付契丹人都是這么來的。

    趙頊緊鎖眉頭:“若契丹出兵奈何?”

    王安石耐著姓子,“契丹亦人也,其以中國自詡,必不至于此。”

    相比起反復不定的黨項人,僅僅是喜歡趁火打劫的契丹人,還算是遵守信諾。自訂立澶淵之盟的幾十年來,也不過在慶歷年間,趁著西夏多敲了一筆歲幣去,并沒有動過刀兵。而且契丹人慣會虛言恫嚇,眼下的情況還不如慶歷時危急,根本不需要怕的。

    接著王安石又道,“昨曰馮京亦有言,‘我理未嘗不直’?!?

    趙頊搖頭,兩國相爭此事何曾有理可言:“江南李氏何嘗理屈,亦為太祖所滅。”

    王安石心中同樣在搖頭,他的主君乃是太平天子,沒有經過風浪,經不起挫折和坎坷。壓力一大,身子骨就軟了。換作是任何一個在官場上幾經起伏的臣僚,必不致于如此惶惶不安:

    “今地非不廣,人非不眾,財谷非少,當與周世宗、太宗同論,即何至為南唐李氏?若獨與李氏同憂,即必是計議國事猶有未盡。不然,即以今曰之土地、人民、財力,斷無畏懼契丹之理!”

    趙頊怎么可能不畏懼,西夏人從來都不用太擔心,但契丹人可不一樣了。自唐末之后,多少次入侵,將契丹鐵騎的恐怖寫進了宋人的噩夢里。雖然太宗之后,契丹人再也沒有在兩國交鋒中占過便宜,后來還被逼著簽下盟約,但趙頊就是擔心,絲毫沒有道理可講,“如今河北大旱,三關陂塘干涸,難御契丹人馬!”

    作為宋遼交界的河北三關——淤口、益津、瓦橋【位于今河北霸州、雄縣】——說是關,其實無險關,無要隘,本無險可據,就是三座建于平原上的城寨。是唐末在燕山失守之后,為防止契丹鐵騎入侵而修筑。不過三關很快就被契丹人奪取,直到周世宗柴榮出兵收復。

    但三關的位置不過是一片因黃河泛濫而造成的鹽堿地,故而大宋開國后,縱屯有大軍,契丹騎兵依然能隨意深入宋境。后來到了真宗的時候,駐守高陽關的主帥何承矩便趁機于此塞河潴水,形成了一道長約四百里,寬五六十里的河網湖泊地帶。自此除了冬天要擔心以外,其余季節,都可以高枕無憂。就算澶淵之盟兩國罷兵,對于三關陂塘的整修也從來沒有停過。甚至利用此地積水,而耕種水稻。積水的稻田,同樣能用來阻擋契丹戰馬。

    只是眼下的旱災,卻直接導致三關外圍的陂塘湖泊已經干涸大半,形勢并不比冬天水道冰結時要安全。趙頊的擔心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

    可在王安石看來,這一點道理,也不過是趙頊的杞人憂天罷了,“契丹若欲南來,當以秋冬馬肥之時,豈有春來發兵之理?”

    “說得也是?!壁w頊頭慢悠悠的點了一陣,突然又冒出來一句:“……可否將郭逵調往定州。”

    王安石額頭上的青筋突突的跳了起來,前面的話都白說!

    郭逵是什么身份,隨隨便便的就調往定州,這讓天下士民怎么看?一旦與契丹遣使索要土地的消息聯系起來,宋遼開戰的謠言必定甚囂塵上,河北軍民如何能安心——還嫌流民不夠多嗎?更何況,王安石從來就不喜歡郭逵。

    “如今西夏蠢蠢欲動,少不得郭逵坐鎮關中?!?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萨市| 彭水| 玉田县| 内丘县| 正安县| 扬州市| 肃北| 青冈县| 巴青县| 嵊州市| 三原县| 永嘉县| 犍为县| 遂昌县| 仪陇县| 漾濞| 临沧市| 惠东县| 甘泉县| 剑阁县| 罗江县| 奉新县| 株洲市| 海林市| 德清县| 清徐县| 台安县| 涡阳县| 汾西县| 泽州县| 台中市| 亳州市| 且末县| 沙洋县| 凉城县| 沙洋县| 化隆| 邹城市| 万年县| 霍城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