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0章 眾論何曾一(五)-《宰執天下》


    第(3/3)頁

    京城物價的危局剛剛結束,而流民尚未大批南下,上元節之前的這些天,對他可說是難得的休息時間。趁著閑暇,王安石將這兩個月耽擱下來的《三經新義》拿起來開始審訂。

    《三經新義》是王學一脈對《詩經》、《尚書》和《周禮》【也稱周官】的重新詮釋。其中《周官新義》由王安石本人負責,差不多要成書了,厚厚一摞手稿就放在桌面上。王安石字如其人,急姓子的脾氣到了紙面上,便是如同斜風細雨,一筆行草透著峻急。

    不過王安石今曰正在考訂的并不是自己的手稿,而是由王雱所編寫的《尚書新義》,另外一部《詩經新義》則是由呂惠卿領頭撰寫。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范》。”王安石批改的正是《尚書》中的《洪范》一篇。

    洪范九疇,傳說是傳為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乃是以《洛書》為本源。在《漢書》中,就有‘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的這么一段話。

    但經義局對于《洪范》一篇的重新注釋,著眼點卻主要放在利義之辯。

    《洪范》九疇,就是九條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其中第三條的八政,說的是治國的政務手段。而八政之中,食排第一,貨排第二。食貨之事,自然與利有關。既然三代之時,將食貨放在八政的前兩位。那么利之一字,當然就是朝政之根本。

    其實這也是盱江先生李覯的見解。王安石的學說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李覯。作為南方大儒的代表,李覯一改舊時儒門重義輕利的理論,而將利放在與義平齊的地位上。

    不過李覯所說的利是公利,而非私利,要‘循公而滅私’,并非是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自私自利。

    王安石的觀點亦是如此,秉承他教誨的王雱也是如此在書中如此寫到:‘以利和義,而非以利抑義。利者義之和,義固所為利也。’

    王安石看著正入神,王雱卻回來了。抬頭見著兒子臉色郁郁,王安石便問道:“出了何事?”

    王雱坐下來將方才經筵上的經過說了一通,又道:“要是天子肯答應此時,流民將不足為患。”

    “天子不可能主動讓流民進入開封府地界的。”王安石搖頭,他比經驗不足的兒子看得要清楚,“京師外和京師內是兩回事。就像京城內和京城外一樣。讓玉昆去白馬縣,不就是為了不讓流民進京城嗎?”

    王雱無奈:“當初就不該將滑州并入開封府。”

    “那樣由誰來掌滑州呢?治事能如韓玉昆的可不多。”王安石笑了笑,“有文寬夫在大名府,流民還是要南下的……”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富平县| 顺义区| 石城县| 封开县| 册亨县| 屏山县| 荣昌县| 安乡县| 荆门市| 呼玛县| 皮山县| 哈巴河县| 行唐县| 奇台县| 易门县| 浙江省| 礼泉县| 龙岩市| 大荔县| 宁武县| 灯塔市| 开阳县| 张北县| 龙口市| 濮阳县| 府谷县| 荥阳市| 和静县| 海盐县| 林州市| 剑川县| 伊通| 沂南县| 巴东县| 博罗县| 青海省| 资中县| 澄江县| 湘阴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