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四急了:“騙你們作甚?幾十輛車在冰上跑著呢……” “阿彌陀佛。”僧人又是合掌低頭,口宣佛號:“車非車,馬非馬,李施主,一切皆是夢幻泡影……” “施你娘的主,和尚,我沒錢給你騙!”李四又罵了一句,對著店中眾人發(fā)急道:“這是真的!說謊的死全家!” 仿佛就是在為李四作證,小酒館的門外一群人向著汴河的方向跑了過去,隱隱約約還傳來‘馬車’‘趕車’什么的。 中年漢子和瘦高后生對視一眼,就跟著李四從小酒館中跑了出去,與方才的那群人一起蜂擁上了虹橋。僧人看看一下沒了人的小酒館,則摸摸光頭,抓著念珠也跟著出去了。 這幾位都是老主顧,掌柜不怕他們跑了,吩咐了跑堂的小子看店,也便出門看個熱鬧。他往虹橋上走,心中還有些納悶: 汴河不是黃河。車馬在冬天踏冰過黃河不奇怪,但馬車在有橋的汴河上跑是從來沒有過的……還幾十輛?汴河上的橋有百十座呢!一輛車能分上兩座三座,還別提汴河兩邊的大堤,比黃河的河堤可要陡多了,馬車怎么下去? 酒館掌柜掛著疑惑,一路上了虹橋。 一座木頭搭起拱橋彎彎如虹,橫跨在寬闊的汴河之上。這就是汴河在東京這一段上最為有名的虹橋。為了跨越汴河,而不影響河中帶著帆的船只,汴河上的橋梁都是建成了拱橋的式樣,越近東京城,拱橋的式樣就越特別。坐船沿著汴河北上,只要看到一橋如虹,就該知道東京城到了。 寬達(dá)數(shù)丈的橋面兩側(cè)現(xiàn)在擠滿了人,河道兩邊的大堤上,也聚集了一片觀眾,差不多上千人都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聚集了起來,低頭看著河面上。 雙目一掃,掌柜找到了他的幾個客人,從他們那邊擠了進(jìn)去,向下一望,當(dāng)真就看見一輛馬車從橋下掠過,轉(zhuǎn)眼往北去了。很快,就又是一輛過去。 酒館掌柜在汴河邊開店幾十年,見過的馬車也多了。但今天在河面上跑的這些馬車的形制,他卻從來沒有見識過。拖著車子的只有三匹馬——不,掌柜發(fā)現(xiàn)剛剛由過去的一輛,兩邊拉車的竟是騾子,只有中間是馬——而載貨的車斗竟然多達(dá)五節(jié),如同蜈蚣一般拖在后面。馬車車斗都沒有輪子,只在下面裝了兩根狹長的木條。木條在兩頭翹起,長長的露了出來。 “這叫什么車?”掌柜身邊,瘦高的后生低聲的自言自語。 沒人能回答他。 不時的,還有這樣的一列列馬車從南邊駛過來,一路往富國倉而去。絕大多數(shù)都是拖了五節(jié)車斗在后面。每一節(jié)車斗上米袋高高堆起。這樣的車斗載貨就算不多,但四五節(jié)加起來,至少也有百來石了。 “這樣的一列車怕不有上百石。”中年漢子將掌柜心里話說了出來。 “你沒看到那一輛。”李四指著正在遠(yuǎn)去的一列車,“看到?jīng)]有,竟然船都拖上來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