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諸士孰為佳(下)-《宰執天下》
第(2/3)頁
這個名次一旦公布,可就要掀起軒然大波來了。
對于這兩人,王安石自問了解得很清楚。
一個是軍政兩面皆有長才,姓命道理也有自己的一番認識,卻是不擅文辭,與詩賦無緣;另一個則是文多質少,詩詞文章可算得上是出色,可對朝政尚未有太多的了解。
優點顯而易見,可缺點則更為明顯,他們兩人怎么能排到這么高的名次上去?
王安石皺著眉頭,狐疑的抬頭望向趙頊。
趙頊知道王安石為什么猶豫,但他并不在意。
這樣的修改并不算什么。既然是殿試,最高的評審官就是天子一人。別說第九、第十,就是狀元、榜眼,也是趙頊他說什么就是什么。他說誰是狀元,誰就是狀元!
上一科,也就是熙寧三年的殿試,狀元葉祖洽便是由趙頊欽定。葉祖洽的卷子初考在第三等,覆考在第五等,但到了趙頊面前,直接讓宰相陳升之當庭宣讀,就這么給提拔成了狀元郎。
‘祖宗多因循茍簡之政,陛下即革而新之’,葉祖洽在卷子上寫下的這一句,在考試官、副考官眼里,根本是讓人惡心的阿諛奉承,可趙頊就是喜歡。皇帝要讓人知道他對新法的支持有多深,便刻意將說的好話最為中聽的葉祖洽提拔了上來。
天子是這樣的姓子,王安石很明白,韓岡、葉濤沒有被提到前三名已經是趙頊慎重考慮過了的結果。
但他還是不得不說話,上前半步,“陛下……”
趙頊抬手攔住了王安石的諫言,“為國掄才,與他事無關。又是朕自己挑選的,相公就不必多說了!”
天子拒絕得干脆無比,不僅讓王安石明明白白的聽清楚了其中不容違抗的味道,也傳到了屏聲靜氣的等著王安石唱名的每一個人耳朵里。
是名單上出了什么事?每一個人都在猜測著。不知道為什么,遠遠見著王安石猶豫的轉身回頭,韓岡突然有了些不好的預感。
王安石已經開始唱名。
等了不知多久,終于等到了名次公布的時候,葉濤精神一振。回想起自己的文章,那是做得花團錦簇,狀元難說,但在第一等列名當不在話下。
只是第一名狀元,從王安石嘴里報出了余中的名字。
看著驚喜難耐的宜興貢生,上前叩拜謝恩,葉濤安慰著自己,
‘還有第二、第三名。’
第二名、朱服;
第三名、邵剛。
王安石先后念出了成為榜眼的兩人的姓名籍貫,葉濤的眼神已經變得失落不已。
而韓岡卻是在想著榜眼這個名次與后世的差別。
后世科舉,榜眼是第二名,但如今的榜眼,卻是第二、第三名。
不得不說,第二第三名為榜眼,才是合乎情理的說法。
天榜之中,狀元郎高居正中最上,是為魁首。其下二三名,左右并列,就像是位于兩只眼睛的位置上,所以叫做榜眼——正常人怎么可能只長一只眼睛?
而后世作為第三名的探花,此時卻是跟名次無關。探花郎的淵源來自于唐時。進士高中后,在曲江宴上,一榜進士中最為年輕的一人便會受命去園中摘花,回來后,分給所有進士插上,所以名為探花。理論上,狀元都有可能成為探花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肇源县|
会同县|
元江|
色达县|
临沭县|
太原市|
星子县|
石柱|
滁州市|
东乡|
海门市|
宕昌县|
邹平县|
名山县|
松江区|
保亭|
马边|
通河县|
德保县|
哈密市|
庆元县|
前郭尔|
土默特左旗|
西宁市|
二连浩特市|
张家港市|
东丰县|
修水县|
宝清县|
右玉县|
伊宁市|
永胜县|
芦山县|
南安市|
翼城县|
滦南县|
中方县|
江阴市|
定兴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