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諸士孰為佳(中)-《宰執天下》
第(3/3)頁
余中、朱服、邵剛。
這三人是考官們定下的前三名。
趙頊將三人的試卷找了出來,文字和內容都算是出類拔萃,這個排序并沒有問題。
接下來,趙頊看著后面的名單,一直看到了二三十位,也沒有看到他方才關注的兩個舉人的名字。著意找了下葉濤,竟然被放在了第五十六名,歸屬第三等。再看看韓岡,則更慘一點,卻是第三百八十四名,排在第五等,幾乎是最末了。
看著自己看中的貢生,竟然被放到了如此之后,趙頊只覺得自己的眼光被侮辱了,心頭便多了幾分不快。
讓李舜舉在一摞四百張的卷子中,找出兩人的考卷,趙頊便聚精會神的看了起來。
葉濤的文章很好。趙頊方才就是因此而停步良久。只是現在看起來,內涵的確是顯得空洞了一點,沒有說到多少實在的東西。所以被置于第三等,這不算考官的錯。可趙頊又讀了兩遍試卷上的的文章,感覺仍是很喜歡,直接用朱筆抹去了試卷一角上的‘五十六’,改寫了個‘九’上去,將之提到了前十名中。
相對于葉濤,韓岡的情況就正好相反。文采只能算是中平——不過比起前曰趙頊特地要來的韓岡在禮部試上所寫的史論,還是要強上一些——但每一個段落,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緊緊扣著題目。
新法推行幾年來的施政利弊,尤其是在陜西一地推行情況的論述和評價,可以說是一針見血。與對黨項和吐蕃的戰事緊密相連。沒有哪一位陜西來的貢生,能有韓岡這等深刻的手筆。也沒有一個來自于其他地區的考生,能對他們所了解的當地情弊,說得如韓岡一般通透。
趙頊明白,韓岡畢竟不同于其他考生。參加過橫山攻略,參加過咸陽平叛,并且是從頭到尾的經歷了河湟開邊的一切艱難困苦,更是樞密副使王韶,在熙河路上最為重要的助手。經歷之豐,在他這個年紀,當世已是無人能及。
站立的角度不同,看事的眼光不同,行事的經歷也不同。趙頊看著韓岡的這份卷子,感覺著完全不同于其他士子的文字,哪里是考卷,分明就是一份來自于陜西邊地重臣的奏疏。
平實、直觀,讓天子看到施政上的弊病,同時給出的意見又能讓朝堂很容易的作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這樣的奏疏,也只有精于政事的名臣才能寫得出來。
趙頊平曰里也喜歡翻看舊時名臣的奏章,韓岡今次的策問,比起那些名臣,也只是在文字上有所欠缺而已。
所以韓岡的名次才被評得這么低。類似于奏疏的風格太過于特別,當然不會受考官們所喜。但趙頊不同,他所處的位置,讓他與考官們看人看事的角度就不會相同。
他們不喜歡韓岡的這篇策問,但趙頊就十分喜歡。
所以,韓岡的這個三百八十四名,就只有讓排在前面一位的慕容武降下來填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喀则市|
长海县|
遂溪县|
孟村|
曲沃县|
中西区|
贞丰县|
定结县|
上栗县|
清河县|
巴南区|
偃师市|
沿河|
奉节县|
呼伦贝尔市|
定襄县|
延边|
山东省|
绥滨县|
绥江县|
德清县|
澜沧|
瑞金市|
涪陵区|
澄迈县|
新竹市|
安吉县|
青田县|
将乐县|
博爱县|
永德县|
得荣县|
华池县|
额尔古纳市|
林州市|
青神县|
柏乡县|
丰都县|
阜宁县|
鸡泽县|
山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