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章 三載愿終了(上)-《宰執(zhí)天下》


    第(2/3)頁

    “其實若有閑空,玉昆可以向王相公學一學作文寫詩的本事。都做了岳父了,總不會敝帚自珍的。”王厚拿著韓岡開玩笑,渾不想他自己的水平,還不如韓岡。

    “學不來的!”王厚的話讓王韶登時搖起了頭,放下了手中的茶盞,極嚴肅的向韓岡、王厚說道,“當朝才士,有一個半人的文章,是學不來的。”

    “一個半?哪一個半?”韓岡立刻追問道。

    “半個是蘇子瞻,一個就是王介甫。”

    王厚咦了一下,瞇起眼,眼神漫無焦點的追憶著舊年的記憶:“記得大人以前曾經(jīng)說過,讓兒子不要去學王相公的文章,說是天下文章皆可學,就他一個不能學。怎么現(xiàn)在又多了半個?”

    “那是因為蘇子瞻當初還沒有吃過什么苦頭呢……”王韶笑著瞥了韓岡一眼,讓蘇軾吃了大虧的元兇禍首可就坐在這里,“蘇子瞻舊年文章,雖是出眾,但也只是十數(shù)年、數(shù)十年一出而已。但他如今因故通判杭州,傳出來的詩作,已經(jīng)漸漸有脫出窠臼的樣子。只是還沒有完全得脫舊型,所以他只得算是半個……至于令岳!”

    王韶對著韓岡一聲長嘆:“文章到了他這個地步,已經(jīng)算是登峰造極了。看似平實古絀,但細細想來,卻是一字難易。王介甫任知制誥和翰林時,兩制才士中,以他的行文最為簡潔,但文字卻是最好的。一字褒貶,近于春秋之法。王珪之輩,即便用滿了好詞,都一樣望塵莫及……白首想見江南;欲尋陳跡都迷。這筆力,無人學得來的。”

    韓岡點頭受教,對王韶看人看事的眼光又更加深了一層認識。

    唐宋八大家,宋六家中以王安石和蘇軾后世的名氣最大。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因素在,但也可以說他們的兩人的文章,要高出儕輩一等。

    而以韓岡的了解,蘇軾如今的文名雖高,但還是沒有到后世的水平。幾首千古流傳的名篇,現(xiàn)在也沒有出爐。文章憎命達,在他離開京城去杭州之前,蘇軾一路得到貴人提攜,來往的朋友,也皆是天下間的第一流人物。人生一片坦途,要想能作出觸動人心的作品,當然是很難——直到他被迫離開京城,才有了向更高一層攀登的機緣。

    就不知道還沒東坡之號的蘇東坡,曰后會不會謝自己。韓岡想著。

    至于王安石的水平,那是幾十年的積累出來的結果,當然不是眼下的蘇軾可比。厚積而薄發(fā),不經(jīng)意間寫出的詩作,并沒有太過追求文字的華美,而是將心中感觸隨筆而發(fā)。他詩賦文章的水平,來自于心胸、見識和經(jīng)歷,文采反而只占到很少的一部分。這樣的文字,的確不好學,也不便學。

    “先不說這個了,都是以后的事。”王韶將方才說得都丟到一邊,“再過兩天就要發(fā)榜,玉昆你倒是養(yǎng)氣到了家,竟然一點也不見你擔心。”

    正如王韶所說,再有兩天就要發(fā)榜,能在發(fā)榜前還能如此輕松談笑的士子,當真并不多見。韓岡就算上的才華不到家,但他這份養(yǎng)氣功夫,也當?shù)闷鹚缃竦拿麣饬恕T趺凑f他才二十出頭,平常人在他這個年紀,心思浮動得厲害,很少有寵辱不驚、安如泰山的沉穩(wěn)。

    “其實也不需要兩天后,明天夜中應該就能知道消息了,昨天見到王元澤,他便是這么說來著。”

    殿試上不會黜落考生,僅僅是決定名次高下。只要能登上禮部試的錄取名單,那便是一榜進士。榜下捉婿,有哪個會等到殿試之后才掛出的進士榜來捉?直接看到禮部試的結果就該出手了。

    大宋皇宮,那是四處漏風,宮內的一點消息,轉眼都能傳得滿城風雨。貢舉合格的名單送進宮中,當天夜里就能給抄出來,而排在前幾位的,更是天子剛剛看過,轉頭外面就得到消息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连州市| 保亭| 洮南市| 香河县| 自贡市| 商丘市| 迁西县| 铜梁县| 阿拉善左旗| 陈巴尔虎旗| 潜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彭山县| 兴和县| 云安县| 策勒县| 溧阳市| 榆树市| 仙游县| 贵港市| 册亨县| 新宾| 张掖市| 柞水县| 望都县| 德昌县| 延安市| 喜德县| 莱西市| 盱眙县| 肥东县| 额济纳旗| 肃宁县| 富锦市| 沿河| 岳池县| 深州市| 宜昌市| 杨浦区| 陇南市|